针对当前仪器分析课程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仪器分析教学中。该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完成知识吸收与内化、课后教师布置练习作业或者拓展性学习任务,线上与线下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创新的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适用于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学习。
以糖类物质旋光度的测定为例,探索了翻转教学在医学院校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设计任务书、制作教学视频及文档、查找相关文献、课堂活动、教学总结及反思等多个环节。实践表明,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改善了课前预习流于形式的状况,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医学专业学生对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
从专家听课及学生评教两方面构建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介绍了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的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奖惩管理制度。实践表明,科学开展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有利于教师重视实验教学,激发教学积极性,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基础实验阶段,大多采用"听老师讲、照书本做"的模式,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基础化学实验中探索并实践了"厚基础、强能力、重探究"的新型三阶段教学模式,即巩固基本操作、强化综合技能、突出自主探究。经过近五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烯烃双卤化反应的基础知识和双溴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讨论烯烃不对称双卤化反应的催化类型、研究方法、反应机理及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目的在于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中发现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改进的实验装置研究钒酸铋颜料制备实验中pH对产物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实验条件下,产物为四方相为主的四方、单斜两相混合物。pH对钒酸铋颜色有重要影响。酸性条件下颜色偏深,为土黄色;碱性条件下为亮黄色,且pH越大,颜色越淡。推荐反应pH为9,此时产物颜色呈色调较好的亮黄色。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集教学、科研以及培养专业人才为一体的实验场所,实行开放式管理,具有使用频率高、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等特点。易制毒化学品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药品,其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当前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普遍性问题,本文从内部健全科学、有效、简洁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设立易制毒化学品库房,实行专人专管,采取随领随取的发放模式,同时为每位教师建立易制毒化学品资金账簿并有专人定期巡视检查等多项举措,对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既方便、满足了教学与科研合理使用的需求,同时又防范杜绝了违规使用的出现。
推荐了一个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含芴共轭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共轭高分子,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和热重分析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本实验结合了高分子化学和聚合物仪器分析与表征的知识点,建议纳入高分子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课程。
设计了一个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高效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半微量有机化学实验。与经典实验方法相比,新实验具有反应易于操作、产率高、污染小等优点,更符合绿色化学教学理念。
简述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分析化学的"昨天",从基于物理化学的溶液理论,以目视可见为工具的"化学分析",进入以物理方法为基础的仪器分析,因此有人提出"化学正在走出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的"今天",因为它的主体任务是解决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和成分,所以又回归化学领域;对分析化学的"明天"寄厚望,分析化学走出历来仅仅以"为他人报告提供数据"的技术支持者的角色,成为"实际问题解决者",利用分析化学中综合分析的"剖析技术",为新产品开发创制的"反工艺研究"做出独特的贡献。
以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对象,并以指示剂确定终点,推导能否实现混酸分步直接准确滴定的判据。研究发现:只有待滴定酸的浓度≥ 0.544 mol·L-1且弱酸的pKa处于5.6-8.3之间时,才有可能在滴定误差不超过0.1%的要求下实现同浓度混合液中一元强酸和弱酸的分步直接准确滴定,这两个条件会随着滴定准确度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由目前普遍使用的分析化学教材中与离群值相关的内容出发,对其进行对比和分析,说明数据离群值检验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几种常见的离群值判定方法进行了列举和比较,并对已确认为异常值的数据的处理方法也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各种检验和处理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法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离群值的检验和处理。
综述了UV固化技术和UV固化涂料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以BASF公司在2005年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奖的产品为实例,通过与传统产品的对比全面地介绍了绿色环保底漆的组成成分、固化机理和影响因素,最后对UV固化涂料在绿色环保车漆领域的应用展望做一总结。
P4(白磷的分子式)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是化学竞赛的热点之一。本文简介了P4的生长,对近年与本知识相关的几道竞赛题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