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少娟. 中国大学教学, 2021, (6), 58.
doi: 10.3969/j.issn.1005-0450.2021.06.012
|
2 |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2022-02-1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
3 |
刘珊珊; 韩艳阳; 冯凯. 大学化学, 2021, 36 (11), 2107075.
|
4 |
孙越; 杨钻. 大学化学, 2021, 36 (8), 2103054.
|
5 |
何乐芹; 师程程; 郝勇静; 韩帅; 孟晓彩; 杨甲甲; 康莲薇. 大学化学, 2021, 36 (7), 2102015.
|
6 |
王旭珍; 王新平; 王新葵; 田福平; 田东旭; 陈冰冰. 大学化学, 2019, 34 (11), 77.
doi: 10.3866/PKU.DXHX201909001
|
7 |
龚晓武; 边丽; 夏新福; 周娜. 教育现代化, 2019, 6 (82), 220.
|
8 |
蒙丽丽; 李媛媛; 李猛. 教育教学论坛, 2022, (17), 121.
|
9 |
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
10 |
张树永; 侯文华; 刁国旺. 大学化学, 2017, 32 (2), 9.
|
11 |
房川琳; 熊庆; 苏燕.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 38 (1), 28.
|
12 |
盛骞莹; 张波; 张文清; 田佳; 赵怡; 夏玮; 刘海燕; 钱俊红; 王氢; 章弘扬; 等. 大学化学, 2021, 36 (9), 2102019.
|
13 |
沈海云; 朱莉娜; 王海媛; 邱丽娟; 邵松雪. 大学化学, 2022, 37 (10), 2112047.
|
14 |
岳春; 陈钧.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 36 (6), 58.
|
15 |
罗仲尤; 段丽; 陈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 (11),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