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2 |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大学教学, 2015, No. 2, 31. | 3 |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化学, 2016, 31(11), 11.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 5 | 朱亚先,林新萍,周立亚,郑兰荪.大学化学, 2016, 31(5), 8. | 6 | 葛欣,姚天扬.大学化学, 2007, 22(5), 70. | 7 | 高盘良,常文保,段连运.大学化学, 1994, 14(2), 21. | 8 | 金若水,吴性良,谢高阳.大学化学, 1998, 13(6), 12. | 9 | 忻新泉,姚天扬,王志林.大学化学, 1999, 14(2), 19. | 10 | 张季爽,蔡炳新,柴雅琴,郭灿成,罗明辉,黄杉生.大学化学, 1999, 14(2), 32. | 11 | 荣国斌.大学化学, 1999, 14(2), 24. | 12 | 严世强,唐宁,黄国生.高等理科教育, 2000, No. 6, 33. | 13 | 张树永,宋其圣.大学化学, 2005, 20(4), 14. | 14 | 金浩,郭琦,花书贵.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5, 31(12), 11. | 15 | 张树永.中国大学教学, 2014, No. 4, 48. | 16 | 张树永.中国大学教学, 2015, No. 3,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