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丕权; 李越; 戴国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1, (l), 19. | 2 | 孟万金.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2, 12 (4), 54. | 3 | 袁维新; 吴庆麟. 心理科学, 2010, 33 (1), 151. | 4 | 袁维新. 心理科学, 2011, 34 (3), 636. | 5 | 伍远岳; 谢伟琦.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 (4), 48. | 6 | 徐承天; 戴立益; 顾乐怡; 陆嘉星. 化工高等教育, 2003, 20 (3), 82. | 7 | 邓立志; 侯安新; 席美云. 大学化学, 2006, 21 (4), 25. | 8 | 陈永宝; 訾学红; 刘淑珍. 大学化学, 2013, 28 (6), 17. | 9 | 崔学桂; 张树永; 李建平; 王乃兴; 高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3, 20 (2), 120. | 10 | 侯向阳; 高楼军; 李东升; 周彩华; 柴红梅; 唐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11), 1423. | 11 | 张树永; 张剑荣; 陈六平. 大学化学, 2009, 24 (4), 24. | 12 | 韩阗俐; 张忠平; 万新军. 大学教育, 2012, 1 (3), 53. | 13 | 陈广大; 王学军; 谢建鹰; 张亿良; 谢爱理.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8 (6), 48. | 14 | 鲁莉华. 实验室科学, 2009, (1), 52. | 15 | 刘文萍; 杨朝霞. 广州化工, 2011, 39 (16), 182. | 16 | 鲁朋举; 罗乐.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 (2), 7. | 17 | 王冬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4 (2), 98. | 18 | 陶亚奇; 徐江艳. 大学化学, 2017, 32 (2), 38. | 19 | 杭义萍; 许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9), 290. | 20 | 李天安. 大学化学, 2014, 29 (5), 34. | 21 | 梁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 18 (2), 50. | 22 | 陶行知. 陶行知谈教育,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5, 64- 66. | 23 | 冯安春. 化学通报, 1983, (9), 36. | 24 | 陆嘉星; 刘静霞; 陈龙武. 化学通报, 1988, (11), 55. | 25 | 周卓媛; 汪存信; 屈松生.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3), 59. | 26 | 康戈莉; 胡婉莹; 孟丽丽.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1 (4), 361. | 27 | 张来英; 陈良坦; 李海燕. 大学化学, 2015, 30 (2), 56. | 28 | 刘宁.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3, (3), 27. | 29 | 李慎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21 (2), 232. | 30 | 邵水源; 刘向荣; 庞利霞; 马璐瑶.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4, 24 (2), 196. | 31 | 傅杨武; 梁克中; 陈书鸿. 基础化学实验(Ⅲ)——物理化学实验,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115- 1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