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典型氟-氢邻近与远程耦合的混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示例
Examples of 1H NMR Spectra of Mixture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Vicinal and Long-Range Fluorine-Proton Coupling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2-14 接受日期: 2019-08-27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19-02-14 Accepted: 2019-08-27
Fund supported: |
|
设计合成了两组含氟的四取代苯化合物,苯环上的两个氢分别与F构成邻位和间位。所得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认后,均为混合物。两组混合物芳香区氢谱简单,但又极具典型性。每个化合物苯环上的两个质子的氢谱均清晰体现了氟对其的邻近及远程耦合。此外两组共混物,一组有谱图重叠,一组没有,也可以作为既典型又简洁的共混物氢谱示例。
关键词:
Two serials of tetrasubstituted benzene compounds containing fluoro group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other three substitutes are sequentially the para, meta, and ortho to fluoro group. The obtained compounds were all mixtures as confirmed by 1H NMR spectroscopies. The spectra clearly show the proximity and remote interaction between fluorine atom and hydrogen atom. In addition, the two spectra, one showing the overlapping peaks, one not, can be used as the simple and typical example of 1H NMR spectra of mixtures.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黄艳, 吴江林, 庞振国, 卢志云.
HUANG Yan.
本文合成了含氟的四取代苯化合物(结构及合成步骤见图1),使芳环上的氢仅有两个,其与芳环上的氟原子形成邻位和间位的关系。这样,就可在简化的图谱上,更清晰地理解F对邻近质子和远程质子的耦合。由于原料为三取代苯,苯环上羟基或烷氧基的两个邻位都存在取代可能,而两者非同一化合物,故所得为混合物。这也为混合物的氢谱提供了简单示例,尤其这两组混合物,一组有峰重叠,一组没有,具有极典型的意义。
图1
1 实验部分
混合物1和2由4-氟-3-甲基苯酚与NBS反应而得(图1)。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12 (d, JF–H= 8.4 Hz, 1H, ArH), 6.93 (t, JF–H = 8.4 Hz, 0.71H, ArH), 6.84 (m, 1.7H, ArH), 5.36 (s, 0.71H, OH), 5.20 (s, 1H, OH), 2.33 (d, JF–H= 2.4 Hz, 2.13H, CH3), 2.20 (d, JF–H = 1.6 Hz, 3H, CH3)。
混合物3和4由2-溴甲基-1-氟-4-己氧基与液溴反应而得(图1)。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28 (d, JF–H = 8.8 Hz, 1H, ArH), 7.00 (apparent-t, JF–H = 8.8 Hz, 0.7H, ArH), 6.86 (d, JF–H = 6.8 Hz, 1H, ArH), 6.82 (dd, J1= 8.8 Hz, JF–H = 4.4 Hz, 0.7H, ArH), 4.67 (d, JF–H= 2.0 Hz, 1.4H, CH2Br), 4.45 (d, JF–H = 0.8 Hz, 2H, CH2Br), 3.99 (t, J = 6.4 Hz, 2H, CH2), 3.98 (t, J= 6.4 Hz, 1.4H, CH2), 1.86–1.78 (m, 3.4H, CH2), 1.54–1.45 (m, 3.4H, CH2), 1.37–1.34 (m, 6.8H, CH2), 0.91 (t, J = 6.8 Hz, 5.1H, CH3)。
2 结果与讨论
2.1 混合物1和2中的氟-氢耦合
4-氟-3-甲基苯酚与NBS在四氯化碳溶剂中进行反应时,主产物为化合物1、2的混合物。两个化合物除甲基化学位移的一点区别外,其核磁共振图谱(NMR)的主要区别在芳香区部分。如图2所示,其NMR谱图的芳香区主要有三组峰。化学位移为7.12的双峰应归属为化合物1中质子a,其被邻位的F耦合,因而呈现双峰,耦合常数8.4 Hz,积分面积为1;化学位移6.93的三重峰应归属为化合物2的质子y,其被邻位的F和H耦合,由于耦合常数均为8.4 Hz,所以展现出三重峰,积分面积为0.71;化学位移在6.84左右的峰,积分面积为1.7,其表观上为不规则的三重峰,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四重峰(dd峰)和一个双峰的叠加(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四重峰应归属为化合物2的质子x,其被邻位的H和间位的F耦合,耦合常数分别为8.4 Hz和4.8 Hz;双峰应归属为化合物1的质子b,其被间位的F耦合,耦合常数为6.8 Hz。
图2
从上述质子归属和积分面积,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化合物1和2的混合物,且化合物1和2的比例为1:0.7。即产物中化合物1占到59%,化合物2占到了41%。化合物1中质子b和化合物2质子x的氢谱恰巧部分重叠,是谱图归属时需要十分留意的,这可以作为典型的混合物的谱图示例。
2.2 混合物3和4中的氟-氢耦合
化合物2-溴甲基-1-氟-4-己氧基苯在低温下滴加液溴,收率为80%。所得反应产物的NMR图谱表明其仍属于混合物。通过图谱解析,其是化合物3和4的混合物。和前一组化合物情况类似,我们仍以其芳香区质子为例,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主要有四组峰。化学位移为7.28的双峰应归属为化合物3中质子a,其被邻位的F耦合,因而呈现双峰,耦合常数8.8 Hz,积分面积为1;化学位移7.00的三重峰应归属为化合物4的质子y,其被邻位的F和H耦合,由于耦合常数均为8.8 Hz,所以展现出三重峰,积分面积为0.7;化学位移为6.86的双峰应归属为化合物3中质子b,其被间位的F耦合,因而呈现双峰,耦合常数6.8 Hz,积分面积为1;化学位移为6.82的dd峰应归属为化合物4的质子x,其被邻位的H和间位的F耦合,耦合常数分别为8.8 Hz和4.4 Hz。
图3
从上述质子归属和积分面积,可以看出所得化合物为3和4的混合物,且化合物3和4的比例也为1:0.7。即产物中化合物3占到59%,化合物4占到了41%。与前面混合物图谱中出现峰的重叠不同,化合物3和4间的峰没有重叠。两组化合物在这一点上区别明显,是非常好的一对混合物图谱区别示例。
此外,化合物4的质子x因邻位的H和间位F的耦合常数不同,而呈现dd峰,而这种接近1:1:1:1的dd峰是学生接触较少和相对不熟悉的,这也是教学中展现dd峰的非常好的例子。
2.3 氟-氢与氢-氢间的邻近与远程耦合的同异
上述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的氟-氢(F-H)与氢-氢(H-H)间的1, 3-耦合(邻近耦合)非常类似,耦合常数也非常接近,如化合物1和3中质子a的双峰和化合物2和4中质子y的三重峰。因而在含氟化合物的氢谱中,预测邻近耦合的峰形时可以把F视作H来简化处理。
F-H与H-H间的远程耦合则有显著不同。H-H间的远程耦合一般不明显,如苯环上处于间位的质子间一般观察不到耦合,即便有,其耦合常数也很小,大多在1–2 Hz。但是,F-H间表现出明显的长程耦合,如化合物1和3中质子b的双峰和化合物2和4中质子x的多重峰,表明这些质子与处于间位的F有明显的1-4耦合作用(属于远程耦合),耦合常数高达4–7 Hz。因而在含氟化合物的氢谱中,要考虑F-H间的远程耦合,此时不能把F视为H来处理。
3 结语
为获得含氟化合物的简单核磁共振氢谱,理解氟与邻近以及远程氢的耦合,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含氟的四取代苯化合物,分别通过4-氟-3-甲基苯酚与NBS反应,2-溴甲基-1-氟-4-己氧基苯与液溴在低温下反应所得。所得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认后,分别是化合物1和2的混合物,化合物3和4的混合物。两组混合物芳香区氢谱都很简单,但又极具典型性。其苯环上的两个质子的氢谱清晰体现了氟对其的邻近及远程耦合。此外两组共混物,一组有谱图重叠,一组没有,也可以作为非常典型又简洁的共混物氢谱示例。
参考文献
DOI:10.1002/chem.201102018 [本文引用: 1]
DOI:10.1021/jm9002704 [本文引用: 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