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营养化学组教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Reforming the Teaching Form of Nutrition Chemistry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4-17 接受日期: 2019-05-15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19-04-17 Accepted: 2019-05-15
Fund supported: |
|
探索在营养化学课程中采取"养生文化推广"的教学组织形式,调研学生参加活动的期望值、活动过程中参与度以及活动后的收获率。研究发现:"养生文化推广"使学生把知识的掌握演变成知识的综合运用等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并为营养化学在社会中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
关键词: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of "health culture promotion" in the course of nutrition chemistry. Students' expectation of participation, participation degree in activities an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rate after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lth culture promotion" enabled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into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other practical abilities, which plays a radiating role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nutritional chemistry in society.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刘敏, 冯清.
Liu Min.
1 “养生文化推广”的组织和实施
确定选修“营养化学”的83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养生文化推广”的具体做法是[3]:以8–10人为一个研习小组,教师介绍活动基本要求,小组自设主题,教师审批,确保主题与营养化学知识结合,安排助教团队跟进活动实施。正式活动开始前,至少开展2次课外研讨:第一次是撰写活动策划书(活动方式、时间、地点、设备);第二次是确定活动流程和应急预案,制作展板和宣传单(见图1),邀请专家。按照策划书安排,活动实施时,提供营养健康咨询,也可通过网络平台推广(见图2)。活动结束后,课堂展示,上交光盘:包括策划书、研讨和现场视频、活动后自我评价、组员贡献排名等,由4–6位教师和10–18位学生根据活动选题、活动组织、活动实施、活动反馈等四个方面给出各组成绩,计算出教师和学生各占50%权重下的最终成绩[4],结果见表1。
图1
图2
表1 “养生文化推广”部分主题、活动方式、特色和各组成绩
序号 | 主题 | 活动方式 | 特色 | 各实践小组活动成绩 |
1 | 品茶悟道,饮茶养身[5] | 现场 | 邀请校茶艺社的专家现场品茶悟道,饮茶养身:介绍茶的分类、化学组成、功效、正确饮用方法与禁忌 | 94(追踪组、医科),85,86,87,88 |
2 | 吃吃更健康之校园饮食文化节 | 现场或微信 | 问卷调查和有奖竞猜开展健康咨询,纠正日常饮食误区,通过“吃”骋华科推荐三餐搭配:注重食物营养素的化学成分、用量、功效和食物相克 | 92(追踪组、医科),95(微信组、医科),92(iebook),88,83, |
3 | 民以食为医 | 现场和人人网 | 拍摄情景剧,通过人人网和QQ等介绍常见疾病的食疗:食材选择、组成、用量及与疾病防治关系。 | 95(情景剧、人人网和QQ,文科) |
4 | 民族饮食文化——手抓饭 | 现场 | 感受民族饮食文化——品尝手抓饭:解析历史,做法,食材中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豆类的营养素与功效 | 94(追踪组、化学) |
5 | 蔬菜水果沙龙 | 现场或微信 | 品尝不同果蔬,结合实验介绍蔬菜和水果的维生素含量差异、疾病防治功效,正确选择和食用水果 | 95(微信组、医科女生),90(医科),85 |
6 | “吃”心不改,美丽依然 | 现场 | 采访专家、商家和消费者三方,参观美容院,介绍化妆品化学成分优劣,解析自制天然化妆品化学成分与功效 | 83,91(追踪组),88,84,80,88,82,90 |
7 | 如“饮”随行,非常粥道 | 现场 | 粥品食材与营养素 | 82,87,84,78(男生) |
由表1可见:
首先,被跟踪研习小组成绩普遍较高,与教师主导作用密不可分。有效组织、积极引导有利于拓宽活动领域、提升活动层次,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创造激情。
最后,学生的性格也会影响能力提升,通常情况下外向开朗型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比内向腼腆型的学生会表现得更自信、更主动,能力展示和提升空间更大。
2 学生对“养生文化推广”的认知过程的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表2 学生参加“养生文化推广”活动期望值和活动后获得收获的统计结果
项目 | 参加“养生文化推广”活动期望值 | “养生文化推广”活动后获得收获率 | |||||
期望值 | 影响因素 | 统计学数据 | 收获率 | 影响因素 | 统计学数据 | ||
感兴趣 | 94.0% | 其他 | 98.0% | 其他 | |||
获得好成绩 | 92.7% | 省*性 | F = 4.072, p < 0.01 | 97.4% | 其他 | ||
自主学习、捕捉整合信息能力提高 | 96.0% | 省*性*专 | F = 2.518, p < 0.05 | 98.0% | 其他 | ||
学以致用 | 98.0% | 其他 | 92.1% | 其他 | |||
拓展个人视野,思维独到 | 96.7% | 其他 | 94.7% | 其他 | |||
提高逻辑推理、全面思考能力 | 97.4% | 专业 | F = 4.803, p < 0.01 | 96.0% | 其他 | ||
提高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 | 96.0% | 省*性*专 | F = 2.217, p < 0.05 | 98.7% | 省份 | F = 2.459, p < 0.05 | |
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 93.4% | 其他 | 98.7% | 其他 | |||
培养随机应变能力 | 95.4% | 省*性*专 | F = 3.069, p < 0.05 | 98.0% | 省份 | F = 2.365, p < 0.05 | |
培养组织宣传能力 | 94.2% | 省*性*专 | F = 2.579, p < 0.05 | 94.5% | 省*专 | F = 3.076, p < 0.01 |
由表2可知:92%以上的学生期望通过“养生文化推广”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捕捉和整合信息,拓展个人视野,提高逻辑推理、全面思考、自我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随机应变和组织能力。上述比例差异受到性别、专业、省份和其他一些因素,如:类似活动经历等影响。其中湖北籍、医科专业的男生更加希望借此提高自主学习、捕捉和整合信息、随机应变和人际交往能力;文科专业学生特别注重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对比参加活动期望值与活动后收获率发现:在学以致用和拓展个人视野两方面离预期值有一定差距,其他各项均超过预期值,这可能与选课学生大多是新生,中学缺乏类似活动经历有关。从统计结果还显示:教育水平发达的湖北和湖南籍学生认为在团队协作、随机应变和组织宣传能力方面得到极大提升,医科生感受尤为强烈。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用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积极讨论并提出个人见解;得体大方地与他人沟通;善于运用教师讲授内容和拓展资源,从养生文化推广的选题,到活动整体策划,进而现场实施,增加活动受众面和受益度。其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总之,教育强省湖北和湖南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医科生比文科或理科生更好;女生比男生更好;学生对提升能力的期望值越高,参与度越大,其能力提升越多。
3 结语
“养生文化推广”活动受惠面广:从主校区到同济校区;从幼儿园到养老院;从盲校到社区……;活动主题广泛:从大学生饮食到各类人群饮食;从头发养护到“足底功夫”;从“食面埋伏”到“优生优育”……;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从聘请专家进校园到课间休息养身小视频的播放;从活动宣传展板的制作到人人网、QQ以及微平台创设;从有奖竞猜到自编自导的食疗情景剧……。活动后
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给予极高评价(近三年评教结果均分93.795分/总分95分):新颖且意义非凡。从有组织、有规划的科技宣传,到自发的课外阅读与讨论,都起到开阔视野和启迪思想的重要作用,可以掌握更多在课堂和实验室学不到的知识,富有挑战性,活动后在组织策划、独立思考、系统思维、团队合作和随机应变等能力和科学素质上都得到提升[7],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学生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第一,基于专业、性格、性别和活动经历等因素对其进行合理分组,争取组内取长补短,使每个人能力得到更大提高;第二,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培训指导,包括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训,并增加活动准备时间;第三,教师应该审核每个研习小组的活动策划案,从源头上给学生把关,并对整个活动予以跟踪指导。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673-5641.2018.05.035 [本文引用: 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