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恒宇, 赖铖阳, 黄思齐, 陈兴. 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中的化学基础概念和前沿思想——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浅析[J]. 大学化学, 2023, 38(1): 1 -7 . |
[2] |
徐伟丽, 徐平, 韩晓军, 穆韡. “课程思政”视角下研究生高等生物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205016 -0 . |
[3] |
袁进, 郝京诚. 化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诺贝尔化学奖为线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5027 - . |
[4] |
冯向青, 杜海峰. 202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大道至简[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12014 - . |
[5] |
王志鹏, 张璇, 车子良, 蒋振雄, 马新雨. 刍议质谱技术发现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在化学与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6): 2006075 - . |
[6] |
王献, 李琳.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以大学通识课程“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07059 - . |
[7] |
周卫红, 苗志伟. 三全育人背景下化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探索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1025 - . |
[8] |
牛煦然, 周卓, 魏文胜. 浅谈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通向未来的基因编辑[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118 -126 . |
[9] |
熊就凯, 赵美娟, 王亚男, 边刚, 戎瑞雪, 王克让. 诺贝尔化学奖类大学生创新实验——Suzuki偶联反应制备DPP类荧光染料[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227 -232 . |
[10] |
黄云辉. 锂电诺奖与科学精神[J]. 大学化学, 2020, 35(1): 1 -6 . |
[11] |
范霞. 面向化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加减法改进[J]. 大学化学, 2019, 34(9): 44 -49 . |
[12] |
王海鸥,李新学,时国庆,牛琳. 基于“互联网+”生物化学新教学模式的建立[J]. 大学化学, 2019, 34(9): 57 -63 . |
[13] |
陈玉清,邵文尧. 多方位做好实验辅助提升教学质量[J]. 大学化学, 2019, 34(5): 65 -72 . |
[14] |
王志鹏,马新雨,颜惠娟,田杰. 浅析氨基酸代谢在生物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大学化学, 2019, 34(1): 24 -32 . |
[15] |
周颖,朱理源,邹鹏. 浅谈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驾驭进化的力量[J]. 大学化学, 2019, 34(1): 1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