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若水,吴性良,谢高阳.大学化学,1998,13(6):12[2] 吴性良,陆靖.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2):108[3] 张逢星,李珺,郭慧林.大学化学,2009,24(3):18[4] 雷杰,张晋芬,吴性良,等.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58[5] 陆靖,吴性良,姚子鹏,等.高等理科教育,2000,34(6):55[6] 徐息良,吴性良,姚子鹏,等.大学化学,2001,16(6):21[7] 姚子鹏,陆靖,庄继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39[8] 沈建中,马林,赵滨,等.普通化学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 赵滨,马林,沈建中,等.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 李妙葵,贾瑜,高翔,等.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 吴性良,朱万森.仪器分析实验.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 雷杰,张晋芬,吴性良.全国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武汉,2010:58[14] 雷杰,张晋芬,马林,等.第10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9:426[15] 雷杰,张晋芬,朱万森,等.大学化学,2008,2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