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 2013, Vol. 28 >> Issue (1): 23-26.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13.01.007

教学研究与改革 上一篇    下一篇

对一氧化氮分子结构的教学讨论

朱万强, 罗宿星, 李华刚, 张世仙, 勾华   

  1.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 贵州遵义 563002
  • 发布日期:2013-02-25
  • 通讯作者: 朱万强 E-mail:zwq6653@sina.com
  • 基金资助:

    遵义师范学院2011年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无机化学"项目

对一氧化氮分子结构的教学讨论

朱万强, 罗宿星, 李华刚, 张世仙, 勾华   

  • Published:2013-02-25

摘要: 用分子轨道理论的轨道能表达式,结合核外电子的有效核电荷、分子中原子轨道的重叠积分对无机化学课程中一氧化氮的两种不同分子轨道能级顺序表示、氮分子与氧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顺序差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表明,如用徐光宪改进的计算核外有效核电荷方法,可得出符合实际的轨道能级顺序,可以解释教学中的问题及其他疑问。

关键词: 大学化学, 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能级, 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