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专刊投稿截止日期:2018-04-30
专刊客座编辑: 朱亚先教授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专刊介绍 近年来,化学各个分支学科不断深化和拓展,新的化学分支不断形成,化学前沿领域不断向前推进,这为高等化学教育内容输入了新的血液,也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带来了新挑战。同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促使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新时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探索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为了指导我国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保障教学内容,提高培养质量,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在以往研究成果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化学类专业化学理论教学建议内容》(以下简称《建议内容》)。今后一段时间内,教指委将重点推进以下两项工作:(1)鼓励各高校就如何将《建议内容》组织成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探讨与交流;(2)征求对《建议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根据学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丰富、调整和完善《建议内容》。 本专刊中,将通过约稿和择优发表相关论文的形式,着力助推“化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研讨活动”研讨与交流,以期达到发表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的作用,共同促进我国化学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欢迎大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 新时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 哪些新领域、新进展应该引入教学内容?哪些新知识应该成为新时期基础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3. 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编排、课程体系设计?如何将教指委制订的《建议内容》组织成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4. 如何在课程中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投稿 请于截止日期前,在大学化学网站在线投稿。文章接受后即予以出版,并在此专刊网页集中列出。 所投稿件不能已经出版或准备在其他地方出版。所有稿件都须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更详细信息请见大学化学征稿简则。
对化学学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哲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按照化学的学科思维模式构建新型化学课程体系——“学科思维体系”的理念。并对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化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论述了物理化学教学在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制订物理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的必要性和制订的依据,阐述了该建议的使用原则。基于产出导向的理念,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明确了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理论相关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对当前我国物理化学教学研究、教学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简要介绍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基本情况和做法。基本教学理念是:结构主线贯穿教学,注重知识网络的建立以及“适用”和本质原则。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习得化学的思维方式。
主要介绍通识课“化学与社会”的课程体系建设,其特点在于突出课程的“通识”性。课程通过帮助学生消除对化学的误解和向学生介绍社会中的化学常识,来加强对学生科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表现出与综合类高校化学类专业所不同的办学特色。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师化学类专业需要形成“通识类+专业主干类+个性发展类”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具体化设计。高师化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既要体现化学学科思维,又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将化学学科的研究过程及其特点与学科教学过程与方法有机地整合,达到深度融合。
为了贯彻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修订并形成了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方案特点是:夯实数理基础,强化能力提升,“科研能力训练与实践”覆盖全体本科生,大幅压减专业选修课学分,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科交叉和跨专业选课。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校强调宽口径、跨学科和复合型的应用化学学科人才培养。结合我校近年来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及海外课程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改革成果。
主要介绍兰州大学为了培养创新型化学专业人才进行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大类招生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我校化学学科制订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课、学科通修课、多层次的实践类课程、模块化的专业方向性课程以及突显学科优势的选修课在内的课程体系,并完善了配套的保障机制。
构建科学且具有自我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是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特色和优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建设特色教学课程体系等方面着手,总结和提出了如何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和优势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对相关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构建课程新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是高等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本文立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点,通过构建“四位一体”课程新体系,形成三层次的课程模块,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课程内容改革,为化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