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小分子成为继酶和金属催化剂之后发展的一类新型催化剂,被称为第三类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作为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对手性新药研发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药物、农药、化工、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美国化学家大卫·迈克米伦,以表彰他们在这一领域做出的开创性重要贡献。本文简述了手性现象和不对称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催化优势和未来前景。
最近20年以来,国内高校的本科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从理念、内容、标准,到组织机构和评价方法,都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和改革。立足于新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有必要深刻理解和厘清本科阶段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本质和角色,既不轻视和简慢其地位、也不夸大和拔高其效用;须还基础实验教学以其本来面目,着重深挖其在传播“第三类知识”(Know-how)以及培养“元认知”能力当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才能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大潮中不懈怠、不迷惘。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学习的方式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如今疫情即将结束,线上学习依旧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但其应用并不广泛,根据对湖北师范大学及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专业课线上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满意度远远小于线下学习,并且线上学习的效果不如线下学习。如何让学生接受线上学习,并使其广泛运用到大学中,本次研究给出以下六点操作性强并保证质量的策略。
化学实验是理工类高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化学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合渗透于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现高等教育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是许多理工农医专业的基础课,其知识点丰富且有一定难度,这些因素使得课后答疑的需求量大且时效性较强。在互联网环境发达茁壮的今天,利用互联网构建教学答疑平台对线下答疑进行补充可以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业指导中心有机化学答疑组在摸索尝试后成功建设了一种有机化学教学辅助公共答疑平台,正式运营一年中,得到了来自各个院系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化学系师生的鼎力支持,评价良好。本文将介绍利用学生志愿者组织及QQ群建设实现公共答疑平台的方法、效果与改进方向。
在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中,存在所学知识僵化,不能运用于科研实践中;与科研活动脱节,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作用不明显等情况。因此,我们以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为例,通过课堂讲授与启发式讨论的精确配合、理论知识的学与用并重、基础理论与前沿研究的良好衔接以及挖掘经典理论发展中的科研历程等措施,使学生有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科研中的问题,避免理论课程与实验室科研活动脱节,培养从实验结果中抽象模型、演绎理论、批判性解读现有结果等科研能力,启蒙其科学思维,为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阐述了在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并结合课程的特点,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教学大纲修订、思政案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形成性评价增加、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真诚协作的团队精神、自觉的环保意识,探索了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的路径,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在高校非思政类课程中全程、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课程始终,润物无声地立德树人。该体系对其他非思政类课程开展思政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实验教学在培养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预习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攸关重要。本文基于“微信+问卷星”平台对大学化学实验预习模式进行了改革,引入游戏闯关理念,开发出闯关式大学化学实验预习在线考试小程序,以替代传统的纸质预习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接受闯关式挑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化学本科教学基础知识授课现状,突出新兴前沿领域和面向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政策导向,针对化学本科创新研讨课程教授实例,总结了课程形式、内容等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针对后疫情时代的教学需要和地方高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不足,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初步探索了微信融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课前通过公众号的推文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的预习,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中,先通过微信群进行预习测试,并基于测试反馈调整需要重点讨论的实验要点,再通过微信群共享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课后结合拍摄的错误操作的照片撰写公众号推文,进行实验反馈,帮助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作为材料研究领域的明星,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是基于有机化学反应的成功选择和合成条件的不断优化。本文探讨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成键方式引入有机化学教学课堂的途径,阐述有机化学反应在新型纳米材料设计合成中的应用。科教融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科研视野、激发科研热情;更能在科研成果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担当。科教融合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里的实验教学过程涉及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也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强化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提高实验环境育人质量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思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转变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力途径。结合近些年来社区和学校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垃圾分类知识点有机嵌入到课程教学中。采取教师授课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课下实践分组讨论、总结汇报等教学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核心思想,电化学课程知识内容为中心轴线,垃圾分类知识点为“羽翼”的课程结构设计。主要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教学理念转变、课程实例、考核评价等方面来论述。
在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结合结构化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哲学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标为切入点,提出结构化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策略,发挥结构化学课程的“育德功能”,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针对传统BOPPPS模型存在的学情了解不够深入、容错性差、学习效果检验不及时和课节衔接不足等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重学情分析,提出了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改进模型的教学设计方法。阐述了设计理念、探讨了改进模型的设计环节,并以大学化学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知识可视化是一种有效促进知识学习、整理、创造和传播的技术。通过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构建基于自我生成绘图策略和图形组织者策略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可视化表征高度融合,在实现显性知识高效传授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教学实践表明,知识视觉化呈现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然而,鲜有中文文献专业、系统地介绍与食物相关的化学反应,这无疑导致化学课程的教学脱离现实生活,阻碍了大众透过现象看到食物背后的本质。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为食物带来独特美味及色泽的非酶褐变反应,主要包括焦糖反应、美拉德反应、维生素C的氧化反应等;并从化学的角度探讨食物中与医学相关的分子转变现象,如食盐中碘在体内的转化,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酒精的代谢过程等。使化学课程的教学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为化学与食品科学、医学等学科之间架起桥梁。
醛/酮与醇或原甲酸酯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缩醛/缩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该反应也广泛用于醛/酮羰基的保护或者乙二醇的保护,因此,缩醛/缩酮的合成研究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反应体系的不同,从酸催化、电催化和光催化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缩醛/缩酮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综述。期望该综述作为学生基础有机化学课程的课后拓展阅读内容,能加深学生对基础反应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截止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2次,其见证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化学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以诺贝尔化学奖为主线,联系诺贝尔化学奖趣闻,讲解化学学科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乃至对人类社会和生存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使大家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且更加了解如何进行化学研究,促进化学学科的长足发展。
2021年沃尔夫化学奖颁给了Leslie Leiserowitz和Meir Lahav两位教授,以此来表彰他们在证明三维分子结构与有机晶体结构之间相互影响中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极大地补充了科学界对于有机大分子自组装的相关机理的理解,为有机晶体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以此为契机简要介绍了两位2021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得者及沃尔夫奖的历史与地位。
以探讨Co2+鉴定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适量Co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H4SCN溶液的体系具有可逆热致变色现象为切入点,在分析和探讨其热致变色机理的基础上,顺势通过“先做后教、以做定教”实验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即学生完成元素化学实验,具有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后,以“问题”为导向,以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现象为基础,引导学生直观认识一些Co(Ⅱ)化合物的热致变色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启发学生应用化学原理与化学知识解释和探讨热致变色现象产生的本质,以加深学生对配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分裂能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总结和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基础化学实验室主要开设基础类、大面积通识课程,开课对象以非化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为主。基础化学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涉及危险化学试剂以及高温、高压等危险操作,加之新形势下大类招生不断扩大,基础类课程教学任务与日俱增,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行管理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以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为例,介绍了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现状及在安全运行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同类型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介绍了一个荧光光谱方面新的实验项目:以苝和六苯基噻咯作为发光物质的特征分子,通过测定其不同聚集状态下的荧光光谱,观察聚集荧光淬灭ACQ(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和聚集诱导发光AIE(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两种不同的发光现象;利用晶体学数据库CCDC(Cambridge Crystallographic Data Centre)检索特征分子的晶体结构,从分子晶体结构层面分析AIE和ACQ发光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发光机制和分子状态的关系。论文详细描述了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内容和实验结论,并结合教学过程,分析了该实验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及培养科研素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介绍一个涵盖有机合成、药物化学与仪器分析等学科的研究探索型综合实验,本实验选择具有抗癌、抗菌、抗糖尿病和抗病毒活性的喹喔啉酮类烯胺酮分子作为合成与研究对象,首次使用可循环的酸性树脂Amberlyst 15为非均相催化剂,在可见光的协同催化下,利用Mannich反应一步合成喹喔啉酮类JNK3(c-Jun N-terminal kinase 3)抑制剂。本实验取材于学科前沿热点且已有较多验证的研究前沿成果,不仅有助于学生可以学习到经典Mannich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巩固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紧跟时事,学习非均相催化和光催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拓展阅读,提高了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建议纳入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低年级的“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推荐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9-(4-溴丁基)-9H-咔唑的相转移催化合成、表征及室温磷光性能研究”。实验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9-(4-溴丁基)-9H-咔唑分子,采用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和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对其室温磷光性能进行研究。本综合实验涵盖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以及理论化学的知识点,建议纳入化学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课程。
通过电导法考查温度和盐浓度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研究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拟相分离模型求得胶束化热力学函数,并讨论体系电导活化能随温度和SDS浓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SDS的CMC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氯化钠浓度增大而减小。在热力学上SDS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是一个自发、放热、熵增的过程;在动力学上,SDS溶液电导率与温度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通过电导活化能信息可揭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机理特征。
以邻苯二甲酸酐、尿素、氯化亚铜为原料经氨解、取代、络合、缩合反应生成酞菁蓝B,通过镜像显微镜观察产品的形态,红外/紫外光谱法表征官能团结构和解析谱学特征峰,并考查产品的光稳定性。通过该实验将不同化学单元操作汇集为知识链,不同类型反应融汇贯通,达到了创新意识启发、综合知识提升及实践技能提高的目的。
在无机化学实验“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及组分测定”中,产物合成产率较低,影响后续实验开展和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基本化学原理优化实验合成条件,考查了活性炭催化剂用量、粒度和盐酸用量对三氯化六氨合钴(Ⅲ)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活性炭催化剂用量为0.2 g、粒度为120目、盐酸溶液为(25 mL热水+1 mL盐酸)、浓盐酸用量为3 mL时,三氯化六氨合钴(Ⅲ)产率可达到42.5%,产品颜色(橙色)、纯度和结晶度明显提高,达到了实验预期结果。并且对不同粒度的催化剂,确定了可靠活性炭用量。通过该实验提高了学生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现有高分子化学及光化学中文文献中,英文quench(或quenching)、quencher(或quenching agent)一词分别被对应为“淬灭”和“猝灭”、“淬灭剂”和“猝灭剂”,这给相关课程教学以及相关领域学术交流带来了困扰。为此,我们分别从语言学和化学的角度,对相关中英文词汇的词义进行了分析、考证。结果表明,汉语中,与quench(或quenching)对应的应为“淬灭”,与quencher(或quenching agent)对应的应为“淬灭剂”。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相关规范及定名尽快予以订正,相关工具书、教科书及专著对相关名词予以统一,相关出版社、编辑部对此问题予以重视。
从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角度介绍了BET方程中C的物理意义,分析了C的大小对吸附等温线形状的影响,推导了吸附等温线上拐点、B点位置和C大小的关系以及达到单程吸附量时C与相对压力、覆盖表面分数的关系。文章用数学方法介绍了保证C为正值的方法,解释了数据分析中的一个常见现象,还从BET方程的数学形式及物理意义探讨了C的下限。
针对休克尔分子轨道(HMO)理论中只考虑相邻原子轨道相互作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MO模型,明确考虑间位碳原子共振积分,采用对称性匹配的分子轨道,得到了π共轭体系的能级公式,发现分子对称性降低可产生额外稳定化能,从而正确解释了纯碳环C2n分子稳定结构中键角交替变化规律,为理解二级Jahn-Teller效应提供了新思路。
高分子单链自由能表达式对于推导及理解高分子尺寸对聚合度的标度依赖关系至关重要,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Flory格子模型的推导溶液中高分子单链自由能的新方法。该方法消除了高分子物理教学过程中高分子溶液部分知识点的割裂问题。此外,由该方法得到的单链自由能表达式可将不同性质溶剂(即良溶剂、不良溶剂和θ溶剂)中高分子尺寸与聚合度的标度关系的推导过程统一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由此感受高分子物理之美。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的每一次跨越,每一次进步,都有一只强劲的命运之手——热力,在不断引导着人类前进的轨迹,在启迪、激荡着人类参悟科技的玄机。中国古代的热力技术曾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对热力的探索有着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我们骄傲。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封闭性和人们思维方式的保守性,排斥外来科学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研究方法的不科学性,使得中国的热力技术与科学在近现代开始落后于西方,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本文回溯了中华文明在茫茫历史长河中不断与热力的探索、交锋的历史,梳理了中国热力发展的脉络。
概述了19世纪以来光学活性和手性光谱的发现和发展,着重对旋光色散(ORD)、电子圆二色(ECD)和振动圆二色(VCD)光谱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原理作出介绍。其中特别提及华人科学家徐光宪和徐云洁在手性光谱发展历程中的杰出贡献。
能否系统精确地解决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同分异构体计数问题?本文在高中数学化学的背景知识之上,引入生成函数以及Pólya计数定理,在不考虑立体异构的前提下,从烷基的同分异构体计数入手,逐步推导烷烃、一烯烃、一炔烃苯的衍生物、二取代烷烃以及二烯烃的同分异构体计数的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手工枚举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其正确性。我们还归纳性地发掘了同分异构体计数的渐进特征并提出了以上烃类同分异构体计数的近似公式。对比国外的成果,本文尽力避免引入过多的数学概念,降低门槛,适合高中生阅读,加深对于烃结构的理解,培养计算思维;对比国内相同主题的研究,本文的推导形式清晰简洁,拓展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