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熊晓琳; 王丹. 中国高等教育, 2016, (8), 34. | 2 | 刘华东. 中国高教研究, 2017, (6), 26. | 3 | 林旭锋; 王芳珠; 杨国华. 化学教育, 2015, 36 (18), 46. | 4 | 许秀芳. 大学化学, 2014, 29 (6), 25. | 5 | 栾玉霞; 高雅; 林贵梅; 季晓晴; 邵伟. 食品与药品, 2014, 14 (9), 81. | 6 | 王芳珠; 杨国华. 化工高等教育, 2008, 25 (1), 96. | 7 | 刘建国; 李自力; 张树文; 寇杰. 化学教育, 2014, 35 (22), 51. | 8 | 张树永. 高等理科教育, 2017, 132 (2), 84. | 9 | 徐光宪. 大学化学, 2008, 23 (2), 1. | 10 | 高盘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1 (2), 161. | 11 | 杨风霞; 连照勋; 王爱荣. 化学教育, 2011, 32 (8), 28. | 12 | 朱霄; 冯媛媛; 齐伟. 化学教育, 2017, 38 (14), 23. | 13 | 殷开梁. 化学教育, 2017, 38 (18), 14. | 14 | 张树永; 李英; 苑世领; 郝京诚. 大学化学, 2013, 28 (2), 11. | 15 | 李一鸣; 包木太; 姬泓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 30 (8), 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