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晨曦, 苏涵, 张树永. 关于Arrhenius公式的几点讨论[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204035-. |
[2] |
潘梦, 魏学岭, 李兴扬, 李芳, 霍朝飞. 论理工科专业课中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方法——以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例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108009-0. |
[3] |
艾琳, 刘志荣. 中国古代热力发展简史[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3052-. |
[4] |
李雅丽, 范建训, 王炳杰, 向玲. 表面活性剂胶束化物理化学性质研究[J]. 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3039-. |
[5] |
刘晓燕, 张海霞, 纪永升, 周雷, 董立军. 竞赛讨论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6054-. |
[6] |
王亚琴, 马腾. 原始创新从哪里来: 再谈化学中合成氨方法的发现[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8035-. |
[7] |
金明善, 杨树斌, 李庆忠. p(Vm-b)=RT实际气体在一些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34-. |
[8] |
王伟涛, 陈香李, 杨百勤. 固体在液相中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介绍[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3032-. |
[9] |
张海霞, 纪永升. 讨论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7049-. |
[10] |
那立艳, 张丽影, 支德福, 张树彪. 利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甄别科技文献数据计算的合理性[J]. 大学化学, 2020, 35(9): 159-163. |
[11] |
赵修毅, 张伟雄, 刘俊良, 乔正平. 无机化学四个易混淆基本概念的讲授建议[J]. 大学化学, 2020, 35(8): 98-102. |
[12] |
姚加,彭笑刚. 从分子图像到热力学框架——物理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3): 120-127. |
[13] |
翟红林,张晓昀,姚小军,李书艳,贾学庆,曹晶晶. 大学本科化学信息学课程的设计与优化[J]. 大学化学, 2019, 34(3): 11-15. |
[14] |
范森,朱元海. 两相平衡范特霍夫方程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18, 33(3): 70-73. |
[15] |
王群,李杨,霍华,吴晓宏. 工科化学类研究生材料热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大学化学, 2018, 33(2): 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