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联梅, 韦万丽, 李红梅, 漆文胜. TEP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酸碱滴定分析法”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07004-. |
[2] |
邹晓川, 王喻秋, 代秦琴, 张迪, 李懿华, 王贵凤, 唐瑗, 王存, 石开云. 地方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评价方式概述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02111048-. |
[3] |
马忠华, 马济美, 成协设, 曹秀芳. 以培养科研意识为目标的本科波谱学混合式教学设计[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07100-. |
[4] |
马艺, 魏灵灵, 李淑妮, 薛东旭, 徐玲, 张伟强, 焦桓. 面向一流课程多维度推进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6044-. |
[5] |
潘向强, 龙思祈, 苍宇杰, 李璟, 赵蓓, 张正彪.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基于学生视角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5012-. |
[6] |
邱丽娟, 邢肖肖.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室资源合理配置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9102-. |
[7] |
王薇, 周宝晗, 孙丹, 任家强. “鸡尾酒”实验——无机元素化学实验中美育迁移作用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6009-. |
[8] |
沈海云, 朱莉娜, 王海媛, 邱丽娟, 邵松雪. 浸润式课程思政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112047-0. |
[9] |
刘宜树, 金俊成, 汪玉娟, 谢成根. “目标-平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化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203049-0. |
[10] |
孙浩, 侯美静, 王华子, 凡素华, 武海.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和多元化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204077-0. |
[11] |
宦双燕, 宋国胜, 陈婷婷, 王玉枝. 研究生现代光谱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28-. |
[12] |
楚清脆, 田阳, 鲜跃仲, 王媛媛, 张帆, 朱安伟, 张翠玲, 徐志爱, 郑婷婷, 张中海, 张闽, 张立敏, 张琪伟, 刘蒙蒙, 万晶晶, 耿萍, 赵秋华. 以学生为中心的仪器分析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9071-. |
[13] |
孙长艳, 李文军, 路丽英, 董彬, 周花蕾. 线上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Cr(Ⅲ)系列配合物的合成与分裂能的测定”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08047-. |
[14] |
尹霞, 赵艳, 赵敬哲.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无机化学混合教学的实施[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0032-. |
[15] |
宋小威, 徐衡, 王钧伟, 夏宏宇, 高迎春. 地方师范院校国家一流化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安庆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5): 201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