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第7卷,第1期出版日期 1992-01-15
-
今日化学
-
- 生命及其分子机器
- 唐有祺
- 一、生命和生命科学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是一件完成于50年代前后,即从1945到1965年间二十年中的大事。它的发生也是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的。当生物学已经发展到了若无关于蛋白和核酸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确切知识几乎无法前进的时候,正好X射线晶体学和结构化学已经成长到足以来担当这项带有突破性质的任务了。当时生物学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已逐渐明确:蛋白作为一类分子,既可为生物体充当构架材料,也可为生命执行各种特殊使命;DNA(去氧核糖核酸)则充当生命之蓝图,即为决定生物总体设计的分子。
-
1992, 7 (1): 1-6.
DOI: 10.3866/PKU.DXHX19920101
-
动态与信息
-
- 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报导
- 高盘良
- 高等学校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1991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到会委员共36名。会议由指导委员会主任田昭武教授主持。国家教委高教司龙正中司长看望了与会代表,并就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国家教委高教司理科处处长陈祖福同志、高等教育出版社付社长蒋栋成同志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讨论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审定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由于化学学科人才的服务面向扩大,本科生的业务规格分为两种,即基础性和应用性理科人才。
-
1992, 7 (1): 6-8.
DOI: 10.3866/PKU.DXHX19920102
-
- 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 姚天扬
- 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1年11月15日—17日在厦门大学召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自1985年“中心”成立以来,历时六年,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任期已满,少数成员由于年事已高或离开教学工作第一线,因此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换届。国家教委高教司已于今年十月正式发文,确定了“中心”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任期至1995年。会议听取了“中心”主任华彤文教授关于“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工作总结”报告,“中心”各研究课题负责人对近年来的工作作了汇报。委员们一致认为,六年来“中心”为大学化学教学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活动并取得可喜成果。
-
1992, 7 (1): 8-9.
DOI: 10.3866/PKU.DXHX19920103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根据实际情况办好应用化学专业
- 施开良
- 我系原只有一个专业——化学专业,1986年增设了应用化学专业,现已有两届毕业生。本文介绍我们为什么要办应用化学专业,在现实情况下怎样去办好专业。一、理科化学教育必须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我校地处祖国的南大门,位于开放改革的前沿。广东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社会生产力得到高速的发展,十年间,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新增固定资产669亿元,相当于29年总和的3.6倍,全省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5.2%,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2.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5%,广东经济基础深刻的变化,极大地震撼着高等理科教育,使理科教育既面临挑战,又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
1992, 7 (1): 9-11.
DOI: 10.3866/PKU.DXHX19920104
-
-
动态与信息
-
- 高师化学系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 刘同春
- 高师化学系课程改革研讨会是“高师化学系毕业生质量评估”(简称“评估”)课题的研究成果汇报总结会,于1991年7月24日至28日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3所高师院校的42位代表提交了论文32篇。会议的主要议题为:由课题协作网成员汇报各校的研究成果;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需求,探讨设计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优化方案;交流高师化学系教育改革经验与设想。目的是促进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师化学系的建设。有12所院校代表在大会发了言。代表们通过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总结,对优化课程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形成了共识,即:“坚持方向,明确目标;确保基础,重视发展;拓宽专业,重视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
-
1992, 7 (1): 16-16.
-
-
-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Chemistry
- 陈竹雯
- 《麦克米伦化学词典》(英文版)由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英国)于1987年出版,编者为D·B·希伯特和A·M.詹姆斯。该词典共收入5200条词条,涉及化学领域各个分支。与同类词典相比,其独到之处是有关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名称的词汇所占比例甚小;也未包括一些能在一般手册中查到的化合物物理数据,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化学术语和定义。词典中对每一词汇均提供了较为详尽的释义和有关资料,如方程式、分子式、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应用和用途等,是化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师生的一本理想的工具书。本书已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购得重印权,需要者请到当地外文书店或新华书店外文部购买,(编目号为W29/22)。
-
1992, 7 (1): 21-21.
DOI: 10.3866/PKU.DXHX19920108
-
- 关于Slater规则的研讨
- 郑能武
- 按照Slater的分组原则,算出各组内每一电子的电离能平均值I平,再试用关系式I平=-R(Z-s)2/n*2算出s计。发现s计和用Slater规则算出的屏蔽常数s常很接近。由此得出Slater规则包含平均性的结论。进而对如何运用和改进该规则才能得到较好结果作了个人的评述。
-
1992, 7 (1): 22-25.
-
- 化学热力学专论之二 广度量与强度量——兼论齐次函数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 高执棣
- 广度量与强度量是贯穿于热力学整体的两个基本概念。本文对这两者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只有达到热力学极限的均相系一般才能同时定义广度量与强度量的概念。应用齐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讨论广度量与强度量,可以严格得出有关它们的一整套普遍关系式及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其中对广度量具有加和性而强度量没有加和性这一熟知的事实作了论证。并对偏摩尔量的概念作了扩充。
-
1992, 7 (1): 26-31.
-
- 由丁二烯一步合成乙烯苯
- 琦
- H. Suzuka和H. Hattori发现,在固体碱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丁二烯二聚化生成的乙烯基环己烯可自动进行芳香化变为乙烯苯。固体碱中以二氧化锆得到的结果最好,转化率为44%,选择性达到96%(温度为200℃)。在相同条件下的氧化镁却产生出55%的邻二甲苯。因此,碱催化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
1992, 7 (1): 31-31.
-
知识介绍
-
- 化学计量学及其发展概况
- 李志良, 石乐明, 李梦龙
- 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或Chemometry)的发展,经历了日趋成熟的过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由数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交叉科学,其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及其相互交缘渗透的必然结果。化学计量学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复杂问题,因而受到化学家们的关注,同时也稳步走入化学教学的课堂。本文拟对化学计量学发展作一简要综述,介绍有关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
-
1992, 7 (1): 32-35.
DOI: 10.3866/PKU.DXHX19920112
-
-
动态与信息
-
- 《化学基础》
- 编者
- 中国人民大学李庭梅和北京大学化学系阮慎康合作编写的《化学基础》一书(1990.11出版),是一本适合大学文科和中学教师需要的化学基础教材,全书包括科学化学的确立、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社会等章节。在选材上注意到文科和非化学专业师生及中学教师的需要和特点,着重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定性阐述,避免艰深复杂的数学论证和推导,并结合化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入浅出地阐明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理论,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世界的化学图景;本教材还通过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的辨证关系、了解化学发展的动态、趋势和新进展。
-
1992, 7 (1): 40-40.
DOI: 10.3866/PKU.DXHX19920114
-
知识介绍
-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高分子合成教学实验改革初探
- 段和平
- 为使我系高分子专业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我系高分子合成教学实验室在系和高分子教研室的支持下,对四年级本科生和部分硕士研究生的“高分子合成实验”以及另一部分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等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这些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1992, 7 (1): 45-46.
DOI: 10.3866/PKU.DXHX19920116
-
化学实验
-
- 薄层色谱实验
- 张景榴
- 色谱法是近代化学实验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薄层色谱又因其兼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分析快速和样品用量少等特点,已成为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研究手段。国内现行各有机化学实验书都安排一定篇幅,专门予以介绍。遗憾的是,普遍只侧重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的描述,缺乏实验实例。偶尔有之,也仅限于有色化合物的分离,而且所需实验时间较长。
-
1992, 7 (1): 47-48.
DOI: 10.3866/PKU.DXHX19920117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无机化学系列化实验的介绍
- 曹文高, 赵小林, 范华汉
- 为综合培养学生能力和科学态度,增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无机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在更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开发了一定数量的系列化实验,即在几个彼此独立的实验中,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插入新的内容,将它们串连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简要介绍其中一个系列化实验,以示一斑。
-
1992, 7 (1): 49-44.
DOI: 10.3866/PKU.DXHX19920118
-
化学实验
-
-
师生笔谈
-
- 原子实究竟代表什么?
- 任仁
- 对于多电子原子,要全部表示出它的核外电子结构,往往要写出很长的电子排布。例如82号元素铅可以表示成: +8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6p2 但是,如果采用“原子实”的表示方法,把铅的原子核和核外的大部分电子用希有气体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就简炼得多:[Xe]4f145d106s26p2 由于原子实表示法简单明了,所以近年来为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化学教材和元素周期表所采用。原子实(core或atomic kernel),物理学界又称之为“原子芯”,是一个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概念。
-
1992, 7 (1): 51-52.
DOI: 10.3866/PKU.DXHX19920120
-
自学之友
-
-
- 瑞利散射公式讨论
- 李锦瑜, 曾道刚
- 在化学及生物化学中,实用价值较大的胶体粒子瑞利(Rayleigh)散射公式在文献中所采用的表达式多达十余种,有的在形式上差异很大。本文将常见的九种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物理意义进行讨论。为了讨论的方便,把意义相同的物理量用统一的符号表示。
-
1992, 7 (1): 58-60.
DOI: 10.3866/PKU.DXHX19920122
-
-
国外化学教育
-
- 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第11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简介
- 华彤文, 田荷珍
- 第11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11—ICCE)于1991年8月25—30日在英国约克(York)城举行。600多名代表来自60余个国家,这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共同探索的主题是:“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Bringing Chemistry to Life)。本届会议由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英国科学教师联合会(STC)共同组织。大会主席是英国York大学的D.J.Waddington教授。在短短的五天内,会议安排了6个全会报告、22个分会报告、20个专题讨论(Symposia)、33个讨论会(Workshop)和30C多个张贴论文。我国学者投寄论文11篇.但限于经费,实际出席会议的代表仅四名,他们是北京大学华彤文、北京师范大学田荷珍、天津耀华中学前任校长孙若涵和北京工业大学在英国Sheffield大学的访问学者张敦信。
-
1992, 7 (1): 63-64.
DOI: 10.3866/PKU.DXHX19920124
-
纪念专题
-
- 辛勤耕耘数十载 万紫千红满园春——庆贺张青莲、邢其毅教授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五周年
- 裴伟伟
- 1991年12月2日,“张青莲、邢其毅教授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五周年学术成果展览”开幕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张青莲、邢其毅两位教授都已年过八旬,他们是我国化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是我国很有影响的化学教育家。在学术界,他们都担任着许多重要职务。早年,他们都远渡重洋,出国深造。1937年,正是中日战争爆发的前夕,祖国的前途正处于危难之中,一颗深情、挚热的拳拳爱国之心使他们日夜思念故土和同胞,在著名化学家庄长恭先生的邀请下,怀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回归祖国。回国初期,他们曾一起中央研究院任副研究员。解放后,他们又一起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他们为祖国的化学研究和化学教育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了五十五个春秋。他们以自己渊博的科学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献身于祖国科学事业的追求,分别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如今已硕果累累。
-
1992, 7 (1): 65-65.
DOI: 10.3866/PKU.DXHX199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