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19卷,第3期出版日期 2004-05-15
-
专题
-
-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 徐光宪
- “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003~2007年5年6大教育工程之一。现在报刊上讨论素质教育的文章较多,但对素质教育应包括那些内容,尚无一定的看法。我从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工作的体会,对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群五育谈一点自己的看法。1 素质教育 我认为素质教育应包含:(1)做人的基本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这就是德育。(2)科学素质、技能素质、人文素质,这就是智育。(3)健康素质,这就是体育。(4)艺术素质,这就是美育。(5)社会适应素质和待人处世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这就是群育。所以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群五育。德育是学会如何做人。
-
2004, 19 (3): 1-8.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4.03.001
-
动态与信息
-
-
今日化学
-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重视基础 抓好“五基”教学
- 施开良, 陈令梅, 姚天扬, 俞庆森
- 自2 0世纪80年代以来,化学类专业教学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并正在逐步深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世纪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众所周知,重视“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三基”教学造就了大批“服务型人才”,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来说,我们认为应强调“五基”(即在“三基”的基础上,加入“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使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前进。1 我国本科教育的办学传统1 .1 什么是办学传统 人们在思考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办学传统。
-
2004, 19 (3): 16-18.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4.03.003
-
-
-
-
-
-
知识介绍
-
-
计算机与化学
-
- 计算机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唐颐, 胡军, 王晓青, 张桂玲, 李蕾
- 以悉尼大学一年级化学实验在线预习系统为例 ,介绍网上预习和在线测试的思想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统计 ,教师和学生可以准确了解实验难点和预习情况 ,从而有效地利用实验时间 ,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
2004, 19 (3): 40-43.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4.03.010
-
-
化学实验
-
-
-
师生笔谈
-
-
自学之友
-
-
书评
-
- 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引进的Fundamentals of Chemistry
- 卞江
- 《化学基础》(RalphABurns著,FundamentalsofChemistry ,4thed ,PrenticeHall,2 0 0 3)是一本相对较新的教材,于1 992年首次出版,2 0 0 3年发行第4版。 《化学基础》与本刊上期介绍的《普通化学原理与应用》的目标读者群不同,因此这两本教材的内容也有较大区别。《化学基础》的目标读者是没有化学基础或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以及那些准备通过自修学习化学的学生。所以,该书的内容大致介于国内的中学和大学化学课程之间,比中学化学的内容更全面,但深度低于大学普通化学课程。
-
2004, 19 (3): 61-62.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4.03.016
-
- 《中国化学史》评介
- 刘云娜
- 由卢嘉锡、张青莲、胡亚东、郭正谊4位教授任顾问,由长期从事化学史研究的赵匡华、周嘉华、王扬宗、王治浩、张藜、陈歆文6位专家学者合作编著的《中国化学史》一书,经过近1 0年的写作历程,已于2 0 0 3年8月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有以下鲜明特点:( 1 )内容丰富,材料翔实。《中国化学史》由“古代卷”和“近现代卷”两部分组成,全书共1 6 0 3页,110万字,分为11章。
-
2004, 19 (3): 63-64.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4.03.017
-
动态与信息
-
- 生产乙醇会造成大气污染
- 宋琦
- 乙醇生产商经常以用乙醇代替汽油可以部分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而自豪,但是EPA认为,乙醇厂本身就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这个消息来自一个研究用乙醇代替汽油的数量问题的会议。EPA发言人指出,农业部和一些州的有关部门的测量表明,乙醇厂所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CO比很多公司所提供的数据要高出很多倍。其中的有机物包括了3类有害的空气污染物:乙醛、甲醛和丙烯醛。 位于芝加哥的EPA中西部办公室在最近的一封信中提到:“我们认为,这个结论不仅限于所监测的工厂,即使不是全部,对于大多数乙醇厂应当也是适用的”。
-
2004, 19 (3): 64-64.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4.03.019
-
- 冰冻的氨基酸
- 宋琦
- 美国加州和欧洲的两个研究小组发现,作为生命关键物质的氨基酸可以像在星际太空中一样,在冰粒中形成。这是在实验室中模拟太空条件生成氨基酸的首例报道。由陨石携带到地球上的氨基酸,表明氨基酸能够在太空中形成,但对于它们是怎样形成和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却一直存在着疑问。两个研究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星际太空中经常存在的紫外线,可以在低于15K的低温下和水及其他简单分子的冰冻混合物起作用,从而产生氨基酸。很多天文化学家曾经认为,在陨石中找到的氨基酸是在有水环境中,而且可能是在小行星上形成的。
-
2004, 19 (3): 64-64.
DOI: 10.3969/j.issn.1000-8438.2004.0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