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很有潜力的储氢材料——氨硼烷的合成及水解.重点讨论近几年氨硼烷水解的催化剂, 并对催化剂的载体进行了介绍.
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丰富考核形式等途径加强分析化学课程中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以培养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有创新意识的化学人才, 体现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规模网络在线式开放课程(MOOC-慕课)随之兴起.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普通化学网络课程概况、课程形式、课程内容设置等, 对我国普通化学类网络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可借鉴之处.
以物理化学拓展课程群中的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教学为例, 介绍以基础课程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 推进选修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为提高选修课教学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阐述了关于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探讨了物理化学课程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林邦副反应思想, 分别得到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精确滴定曲线为一元二次和一元三次方程.利用Origin软件解析酸碱滴定曲线方程, 并以滴定分数为横坐标, pH为纵坐标绘制滴定曲线.
推荐一个绿色有机化学实验——微波辐射下从废聚酯饮料瓶中回收对苯二甲酸.以废聚酯饮料瓶为原料, 乙二醇和碳酸氢钠为复合解聚剂, 在催化剂氧化锌的存在下, 利用微波辐射技术使废聚酯在常压下快速、彻底解聚, 残留物水溶、过滤除杂, 酸析回收对苯二甲酸, 减压蒸馏回收乙二醇.并通过IR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以市售手性药物氧氟沙星药片为实际样品, 采用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法分离检测药片中的氧氟沙星对映体含量.实验内容包括:石英毛细管的处理,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实验条件和仪器参数调试, 样品分析及实验报告.该实验可推荐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的仪器分析研究式开放性教学实验.
选用淀粉为指示剂, 保持溶液pH为4~5, 控制O3的通入量, 将废液中的I-定量氧化至I2, 废液由蓝绿色突变为棕色, 剩余I-的浓度小于4×10-5mol·L-1, I2的回收率可达97.4%.
介绍一个探索型综合实验——以纳米TiO2为载体, 用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TSA)为偶联剂进行化学偶联反应制备了纳米TiO2季铵盐衍生物(TiO2-TSA).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及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产物的形貌由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 并通过悬菌定量实验研究产物的抗菌性能.
以化合物3-(2-噻吩基)-4-(4-甲基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的合成作为科研创新训练选题, 从化合物路线的合理设计、产物的表征、性能研究过程讨论如何培养学生串联、组装知识点, 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NO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在假设该反应为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的前提下进行了讨论.依据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反应机理对反应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该机理简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ⅠA族中, 锂的标准电极电势是最负的, 但锂的还原性却是同族元素中最弱的, 这与利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碱金属的还原性是相互矛盾的.本文利用玻恩-哈伯循环,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锂标准电极电势出现反常现象的原因.
用"含"、"长"、"多"、"低"、"小"5个字凝练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中选择母体及母体编号的基本原则, 并通过举例分析, 详细说明这5个字在烃、醇、醛、酮、羧酸、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系统命名法中的运用.
将多分子层气固吸附等效地视为链状分子的单分子层吸附, 然后通过一个所谓的气固吸附Szyszkowski公式, 同样能够建立起B-E-T吸附理论, 并导出各种多分子层吸附的气固吸附等温式.
介绍影响物种氧化性的诸多因素.在酸性介质中, HClO2的氧化性最强.通过计算发现, HClO2没有对称元素, 属C1点群, 而HClO的3个原子处于一个平面, 该平面就是分子的对称面, 属Cs点群, 前者对称性比后者低.根据此结果, 不难理解HClO2的强氧化性.
采用"加减法"求解稠环芳香烃同系物的通式, 用"编号法"写出稠环芳香烃的氢化产物的同分异构体.这两种方法可化抽象为具体, 化繁难为简易, 思路清晰, 实用性强.
从电化学、热力学以及化学势3方面讨论一道物理化学习题的几种解法.
为了从废PET聚酯瓶中回收对苯二甲酸(TPA), 分别对比研究了酸性水解法、肼解法和醇碱联合法降解PET聚酯瓶的反应收率及环境友好性、经济性等.通过正交实验, 探索了醇碱联合解聚法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回收的对苯二甲酸进行了表征, 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对振动光谱和分子间氢键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