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2017, 32(1): 42-43 doi: 10.3866/PKU.DXHX201609025

知识介绍

原子团簇

郑兰荪,

Atomic Clusters

ZHENG Lan-Sun,

通讯作者: 郑兰荪, Email: lszheng@xmu.edu.cn

基金资助: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J1310024

Fund supported: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J1310024

摘要

原子团簇与无机纳米材料一样,可以看作是纳米尺度的无机物质形态,但是具有确定的结构和组成,因此可以成为认识和研究纳米乃至大块固体表面结构的分子模型。由原子团簇组装的材料,有可能兼具纳米材料和分子材料的特性。

关键词: 原子团簇 ; 纳米材料 ; 结构

Abstract

Atomic clusters can be considered as inorganic substances in nano-scale like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but with well-defined structures, sizes and compositions. Hence, atomic clusters are molecular models to study and to understand the surface structures of nano-materials as well as bulk solids. The functional materials assembled from the clusters may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nano-materials and molecular materials.

Keywords: Atomic clusters ; Nano-materials ; Structure

PDF (36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郑兰荪. 原子团簇. 大学化学[J], 2017, 32(1): 42-43 doi:10.3866/PKU.DXHX201609025

ZHENG Lan-Sun. Atomic Clusters. University Chemistry[J], 2017, 32(1): 42-43 doi:10.3866/PKU.DXHX201609025

原子与分子,是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分子由原子组成。一般情况下,分子是指由确定种类和数目原子组成的、具有确定结构的稳定物种。人类已知的物质,许多是由分子构成的,其中包括各种有机化合物,也包括有些无机单质及其化合物,如氮、氧、氯、溴、碘等单质(氦、氖、氩等稀有气体也可以看作是单原子分子),水、氨、二氧化碳等较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当它们凝聚成固体时,彼此通过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单质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却并不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是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的晶体,各种金属是由相应的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构成的晶体,氯化钠等离子化合物是由相应的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晶体(当它们溶解时则成为分离的溶剂合离子)。这些物质都是由其组成原子、离子或其他结构单元近乎无限地周期性重复(晶态)或无序延伸(非晶态)构成的,其间不存在“分子”这样一个中间的物质层次或单元。

原子团簇的发现和认识,恰恰填补了这类“非分子”物质中,介于单个原子与其大块固体之间的物质层次上的空缺。如在铁原子与铁块之间,存在Fe2、Fe3、Fe4……Fen……一系列的铁原子团簇[1];在碳原子与石墨、金刚石等之间,存在C2、C3……C60……Cn……一系列的碳原子团簇[2];作为离子团簇,如(NaCl)n及其正负离子Na(NaCl)n+和(NaCl)nCl-也均已被发现和观察到[3]。虽然各种原子团簇的组成与结构都非常丰富与复杂,有关的研究还很初步,但是每一个原子团簇各自具有确定的组成与独特的结构。根据这样的定义,有些原子团簇其实早已发现和存在,如P4、S8[4];有些原子团簇则是近年才被合成与发现的,如C60等富勒烯[5]。当然,大多数原子团簇的表面都分布着数量不等的“悬键”,因此它们只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惰性气体的隔离或是在真空中高度分散时)才能稳定存在。但是,它们的悬键可以通过外加其他基团来加以饱和而得以稳定。人们更早合成与研究的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就是这样一类物质,只是其中一些化合物中的配体也参与了成簇过程,使得其中金属“簇核”的结构有别于不带配体的“裸簇”的结构。在有些簇合物中,其中的金属原子(离子)仅是通过配体桥连在一起,金属原子之间甚至没有成键[4]。这些配体也可以是单个的非金属离子,如氧、硫、卤素元素等的离子。其中的金属-氧簇就是已经研究了一百多年的“多酸”,它们也是原子团簇这个家族中的成员。

较大一些的原子团簇已经达到了纳米的尺度[6]。但是如果将它们简单地称之为“纳米团簇”,则在概念上比较含糊,因为原子团簇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尺度,还在于它具有确定的结构和组成。尺寸达到纳米尺度、结构相对稳定的原子团簇(化合物),实际上是一种“纳米分子”,更确切地应称之为“无机纳米分子”,以有别于许多其他种类的也达到了纳米尺度的分子,如各种有机和生物的大分子等。它们作为一个分子,必然具有确定的分子结构;当它们聚集成固体时,即使是相同的团簇分子,也可能因为分子的聚集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物相或晶态。因此,它们必然体现出结构上的多样性。

现在广泛研究的纳米材料,主要指的是外形为纳米尺度(可以体现在一维、二维以至三维)的固体材料。虽然它们在尺度上、形态上、特别是在性能上有各种分布和变化,它们的结构仍然与其相应的大块晶体相同,其组成原子或基团仍按相同的规律周期性地重复,不同尺寸的纳米晶体仍然具有相同的晶态。因此,纳米材料虽然在形态与性能上体现了多种特性,与宏观晶体相比可能有相对较多的结构缺陷,但是基本的结构并没有变化。

与团簇一样,从纳米材料乃至大块固体(非分子固体)的表面也都分布着“悬键”,由此导致了固体表面的化学活性,而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化学活性更为突出,因此可以应用于多相催化等体系。然而,目前还缺乏表征固体表面结构的有效方法。在原子团簇这个体系上,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却都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并且完美地结合起来,因此能够建立明确的构效关系,并将这些关系及其规律推广到更大的体系,使之成为认识和研究纳米乃至大块固体表面结构的理想的分子模型。

原子团簇既然是在纳米尺度,也有可能体现出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等特性;与纳米材料相比,又具有确定的结构(包括表面结构)与组成,可以制备得到纯净的产物,不仅本身就可能具有独特的性能,而且还易于进一步的功能化与器件化,具备分子材料及其器件的一些优点。每一种新团簇的发现,都将展现一种新的独特的结构;而以不同方式组装成的团簇材料,都有可能展现出不同的性能。因此,原子团簇及其组装成的团簇材料,有可能兼具纳米材料与分子材料的特性,对它们的制备与研究,可以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Billas, I. M. L.; Chatelain, A.; de Heer,W. A. Science 1994, 265, 1682.

[本文引用: 1]

Weltner,W., Jr.; van Zee, R. J. Chem. Rev. 1989, 89, 1713.

[本文引用: 1]

Yang, Y. A.; Conover, C.W. S.; Bloomfield, L. A. Chem. Phys. Lett. 1989, 158, 279.

[本文引用: 1]

项斯芬,姚元庆.中等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 2]

Kroto, H. W.; Heath, J. R.; O'Brien, S. C.; Curl, R. F.; Smalley, R. E. Nature 1985, 318, 162.

[本文引用: 1]

Yang, H. Y.;Wang, Y.; Chen, X.; Zhao, X. J.; Gu, L.; Huang, H. Q.; Yan, J. Z.; Xu, C. F.; Li, G.;Wu, J. C.; Edwards, A. J.; Dittrich, B.; Tang, Z. C.;Wang, D. D.; Lehtovaara, L.; Häkkinen, H.; Zheng, N. F. Nature Commun. 2016, 7, 12809.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