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2019, 34(7): 79-84 doi: 10.3866/PKU.DXHX201901033

化学实验

氢氧化铁溶胶制备条件对其电泳等性能的影响

程宏英, 夏嗣禹, 周宇杰, 魏杰, 董延茂,

Effects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Electrophoresis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Iron Hydroxide Sol

CHENG Hongying, XIA Siyu, ZHOU Yujie, WEI Jie, DONG Yanmao,

通讯作者: 董延茂, Email: dongyanmao@163.com

收稿日期: 2019-01-24  

基金资助: 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  前瞻性应用研究, SYG201744

Received: 2019-01-24  

Fund supported: 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  前瞻性应用研究, SYG201744

摘要

系统研究了Fe(OH)3溶胶制备过程中FeCl3用量、水解温度以及渗析时间等制备条件对溶胶粒径、电导率、pH和双电层电位的影响。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反射法研究溶胶胶粒的粒径,结果表明,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胶体的粒径逐渐增大,光谱反射率逐渐减小,反射波长逐渐红移,符合量子限域效应理论。过量的Cl-对溶胶体系的电导率起到抑制作用,粒径越大的Fe(OH)3溶胶体系稳定性越差。在优化条件下cFeCl3为0.01 mol·L-1、水解温度100℃,渗析时间为1 d时,制备所得的Fe(OH)3溶胶在电场作用下的核质比(q/m)与积距比(v/l)最佳,测定所得的双电层电位ζ与理论值(44.00 mV)误差最小。

关键词: 氢氧化铁溶胶 ; 渗析 ; 电泳 ; 溶胶粒径 ; 反射率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effects of FeCl3 dosage, hydrolysis temperature and dialysis time on the particle size, conductivity, pH and double layer potential (ζ) of Fe(OH)3 sol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ultraviolet-visible reflection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track the particle size of Fe(OH)3 sol. With the increase of FeCl3 dosage,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colloid increased, the reflectivity decreased and the reflection wavelength shifted to longer wavelength,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theory. The excessive Cl- would inhibit the conductiv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Fe(OH)3 sol with larger particle size would be worse. Because of the better synergistic effect of q/m and V/l under the action of electric field of 80 V with electrophoresis, the ζ of the Fe(OH)3 sol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cFeCl3, 0.01 mol·L-1; 100℃; dialysis time, 1 d) was 43.67 mV which was most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44.00 mV.

Keywords: Fe(OH)3 sol ; Dialysis ; Electrophoresis ; Particle size of Sol ; Reflectivity

PDF (65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程宏英, 夏嗣禹, 周宇杰, 魏杰, 董延茂. 氢氧化铁溶胶制备条件对其电泳等性能的影响. 大学化学[J], 2019, 34(7): 79-84 doi:10.3866/PKU.DXHX201901033

CHENG Hongying. Effects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Electrophoresis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Iron Hydroxide Sol. University Chemistry[J], 2019, 34(7): 79-84 doi:10.3866/PKU.DXHX201901033

1 引言

运用电泳法测定氢氧化铁溶胶双电层电位ζ是高等学校开设的经典物理化学实验之一,氢氧化铁溶胶具有典型的红褐色,在电泳前后可产生清晰的界面,实验现象非常明显[1]。由于氢氧化铁溶胶胶核中的Fe3+或FeO+具备一定的氧化作用,溶胶还具有吸附作用,因此氢氧化铁溶胶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如对偶氮染料进行氧化脱色[2]。氯化铁溶液水解制备Fe(OH)3溶胶过程中,受氯化铁的用量、溶胶渗析时间、水解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溶胶体系的双电层电位值会相差很大[3]。本实验项目为综合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Fe(OH)3溶胶的制备条件,详细考查上述因素对Fe(OH)3胶粒的粒径、电导率、Fe(OH)3溶胶体系的pH以及双电层电位ζ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溶胶制备条件,为准确测定溶胶的电泳性能打下基础。

2 实验

2.1 仪器

UV-2550紫外光度仪(日本,岛津),WYJ-II稳压稳流电泳仪(南京万和),DDS-307电导率仪(上海雷磁),PHS-3酸度计(上海复旦),HH-1型恒温水浴锅(金坛新航)。

2.2 渗析法处理氢氧化铁溶胶

2.2.1 水解法制备Fe(OH)3溶胶

准确称取10.0 g FeCl3∙6H2O溶于90 mL蒸馏水中。分别移取1、3、5、7、9、11 mL的上述溶液在搅拌情况下滴入200 mL 100 ℃的水中(控制在3–5 min内滴完),水解过程中cFeCl3的浓度分别为0.002、0.006、0.010、0.014、0.018、0.022 mol∙L−1。继续煮沸2 min,即得渗析前Fe(OH)3溶胶[4]

为了研究水解温度的影响,将水的温度分别控制在40、60、80、100 ℃下,移取5 mL的上述FeCl3溶液,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制备Fe(OH)3溶胶。

2.2.2 Fe(OH)3溶胶渗析

实验选用具有透气功能、由天然纤维制作的洁净不带电玻璃纸袋(5 cm × 3 cm × 10 cm)作为渗析膜。待FeCl3溶液冷却至30 ℃左右,分别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玻璃纸袋中,再将玻璃纸袋系好口浸入蒸馏水中进行渗析。每隔1 h换水1次。为研究渗析时间对胶体的性能影响,渗析时间分别在1、2、3 d时进行取样分析。

2.3 Fe(OH)3溶胶的行为研究
2.3.1 胶体电导率和pH的测定

将上述取样样品分别在电导率仪和酸度计上测定其电导率值和pH。

2.3.2 胶体反射率的测定

在UV-2550紫外光度仪上选择反射率作为测定数据,在仪器调零和基线扫描后,将待测样品分别进行反射率的测定,软件记录反射率数据和反射波长。

2.3.3 胶体电泳行为的研究

为测定每一胶体样品的电泳行为,需配制出电导率值与其相当的KCl辅助液。

电泳操作:首先将Fe(OH)3溶胶从中间喇叭口中装入电泳管,运用胶头滴管小心将KCl辅助液从电泳管两端沿管壁滑至Fe(OH)3溶胶上层,直至看到如图4所示的清晰的界面。安装好电极,调节稳压稳流电泳仪电压为80 V,每隔一定时间记录界面上升的距离。实验结束后,准确量取两电极端之间的距离l

图4

图4   胶体电泳后的界面图片


3 结果与讨论

3.1 FeCl3浓度与渗析时间对Fe(OH)3溶胶反射率的影响

不同的胶体颗粒对于光在其表面发生反射、折射或衍射的差异都与其粒径大小分布、粒径浓度和形态有一定的关系[5]。溶胶制备中随着200 mL水中FeCl3的浓度逐渐增加,由于胶核个数的增多,胶粒浓度逐渐增加,其反射率发生变化;同时,由于Cl个数的增加,溶胶胶粒的粒径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胶核个数恒定的情况下,随着渗析时间的延长,胶粒的粒径也在发生变化。图1A为100 ℃条件下,FeCl3用量对溶胶的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的影响。由图1A可知,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反射率逐渐下降,反射波长逐渐红移。主要原因是,Fe(OH)3溶胶胶粒呈现短棒状[6],随着Fe(OH)3胶粒粒径的增加,短棒状胶粒的排列逐渐取向一致,胶粒间距离增大,反射面逐渐减小,溶胶的透光度提高,反射率逐渐下降。胶粒排布与光源反射模拟如图1C所示。根据量子限域效应可知[7],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接近或小于某一值时(激子玻尔直径),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导致其粒子能级分离,能隙变宽。而其能级间距与粒子的尺寸效应成反比关系,即δ ∞ 1/V。所以,当溶胶的粒径逐渐增大时,能级间距逐渐减小,粒径表面对光反射能量逐渐减小,导致反射波长逐渐红移。这与纳米土壤粒子对光谱反射现象一致[8]

图1

图1   不同制备条件对溶胶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的影响

(A) FeCl3浓度的影响,其中a到f浓度分别为0.002, 0.006, 0.010, 0.14, 0.018, 0.022 mol∙L−1;(B)渗析时间的影响,其中a到d渗析时间分别为0, 1, 2, 3 d;(C)胶粒排列对光源反射的影响示意图


渗析时间对Fe(OH)3溶胶反射光谱的影响如图1B所示。随着渗析时间的延长,溶胶反射率逐渐下降,而反射波长逐渐红移,表明了溶胶的粒径随着渗析时间的延长而在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渗析过程中虽然自由离子H+和Cl能够渗透出膜,但是溶胶的紧密层和扩散层仍在不断地吸附电性相反的离子,导致溶胶胶粒的粒径产生变化。从图1B中可以看出,在溶胶渗析时间达到2 d以上,尽管反射率变化很大,但其反射波长的变化逐渐减小,表示溶胶粒径对费米能级改变的影响变小,溶胶体系及粒径基本趋于稳定。

3.2 FeCl3用量与渗析时间对Fe(OH)3溶胶电导率和pH的影响

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和离子所带的电荷量。Fe(OH)3溶胶在水解制备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分散的[[Fe(OH)3]m·nFeO+·(nx)Cl]x+·xCl胶团结构。但在溶胶体系中,仍然含有未进入胶粒或胶团结构的Cl和相反离子H+。因此,跟踪溶胶体系在渗析过程中的电导率值,可以直接推测体系中离子的渗析情况。图2表明,随着FeCl3用量的增加,未渗析的溶胶体系电导率值逐渐增大,当FeCl3浓度为0.01 mol∙L−1时达到峰值,推测其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随着胶核个数的快速增多,胶粒内层中的FeO+吸引更多的Cl进入胶粒层而降低溶胶体系的电导率值;其二,从反射波长红移的分析可知,随着FeCl3用量的增加,胶核个数增多的同时,溶胶的粒径也在增加,Cl较易进入紧密层,导致扩散层中的Cl个数减少,水化层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总数减少,导致其电导率下降;其三,随着Cl不断地吸附进入紧密层,胶粒所带正电荷数逐渐减小,胶粒迁移的有效电荷数减小,其电导率下降。总言之,溶胶体系中过多的Cl对其电导率的增加反而起到抑制作用。

图2

图2   FeCl3用量和渗析时间对Fe(OH)3溶胶体系电导率(ĸ)的影响

(A) a到b渗析时间分别为0,1,2,3 d;(B)不同粒径溶胶体系渗透示意图


随着渗析的进行,溶胶体系的电导率值整体下降,但其电导率峰值出现偏移。而在FeCl3浓度为0.01–0.014 mol∙L−1范围内,溶胶体系的电导率值平缓上升,说明溶胶体系中的有效电荷数平缓增加,表明溶胶粒径在逐步增加而趋于稳定。在渗析时间达到2–3 d时,此用量区间内制备的溶胶体系的电导率值保持不变,说明整体溶胶体系基本稳定。但是,当FeCl3浓度超过0.018 mol∙L−1时,溶胶体系的电导率值随着渗析时间的延长,呈现无规则的变化,表明胶粒粒径过度增大的同时,扩散层自由离子呈现逆渗透现象,导致溶胶体系呈现不稳定的状态。

FeCl3浓度和渗析时间对溶胶体系pH的影响如图3所示。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由于Fe3+水解而使得水分子中电离出的H+个数逐渐增多,Fe(OH)3溶胶体系的pH逐渐减小。随着渗析时间的延长,能够自由透过渗透膜的H+数目的增多导致溶胶体系的pH逐渐增加。而在渗析时间达到2 d的时候,可以发现,体系的pH基本稳定。再次延长渗析时间,不会改变溶胶体系的酸度。结合上述分析,由于FeCl3浓度的过度增加,导致胶粒粒径增加的同时,体系的电导值呈现反常现象,但体系的pH仍然保持相对恒定,表示高度分散的胶团的水化层表现出一定的缓冲能力。同时也表明胶核的形成是在Fe3+水解过程中完成的,渗析时间延长只可能改变胶粒的扩散层和胶粒的大小。

图3

图3   FeCl3浓度和渗析时间对Fe(OH)3溶胶体系pH的影响

其中a到d渗析时间分别为0、1、2、3 d


3.3 水解温度不同对Fe(OH)3溶胶电导和pH的影响

温度不同,FeCl3的水解程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实验选择0.01 mol∙L−1的FeCl3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参照电导率和pH对溶胶体系的微行为进行研究。具体数据见下表1所示。

表1   水解温度和渗析时间对Fe(OH)3溶胶电导和pH的影响

T/℃102κ/(μs∙cm−1)pH
未渗析1 d2 d3 d未渗析1 d2 d3 d
4015.82.50.790.7832.782.963.083.09
6013.74.00.770.7782.162.912.972.99
809.454.80.800.7431.512.912.972.99
1008.651.510.350.3691.182.622.842.9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1中电导率ĸ和pH的数据显示,温度越低,电导率有增大的趋势,说明参加水解的Fe3+量越少。随着渗析时间的延长,低于100 ℃水解并渗析制备后所得的Fe(OH)3溶胶量基本相当。所以,渗析时间达到2 d以后,溶胶体系的电导率κ和pH基本不随时间而改变,表明未水解的Fe3+和Cl均已渗析完全。

3.4 Fe(OH)3溶胶体系电泳性能研究

将上述在不同条件下(渗析时间为1 d)制备所得的Fe(OH)3溶胶依据电泳行为的操作方法,分别测定其在80 V电场作用下胶体界面的迁移。电泳结束后胶体迁移的距离为S,如图4所示。表2列出了多种胶体的迁移距离,根据文献公式[3],分别计算出其双电层电位ζ

表2   不同胶体迁移的距离(S)计算所得电势(ζ)值(25 ℃进行电泳)

cFeCl3/(mol∙L−1)Sa/cmζa/mVT/℃Sb/cmζb/mV
0.0020.3011.91400.5521.84
0.0060.6525.81600.5622.23
0.0101.1043.67800.5923.42
0.0141.3051.61
0.0181.1545.66
0.0221.0039.70

a 100 ℃时不同FeCl3浓度时的ζ值;b 0.01 mol∙L−1 FeCl3时不同温度时的ζ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2数据可以看出,经过电泳测试,不同FeCl3浓度制备所得的Fe(OH)3溶胶体系对其双电层电位ζ影响较大,比较数据可得,0.01 mol∙L−1的FeCl3在100 ℃水解,渗析时间为1 d条件下制备的Fe(OH)3溶胶其双电层电位ζ与理论值44.00mV相比误差最小(Δ= 0.33 mV)。综合以上分析,Fe(OH)3溶胶的粒径、体积(V)、胶粒间距(l)和有效电荷数等都会影响溶胶体系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行为。Fe(OH)3胶粒所带电荷为正,所受电场作用力为F= qE (q为胶粒所带电荷量,E为电场强度),而其重力G= mg (m为胶粒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对胶粒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胶粒的荷质比q/m是溶胶迁移行为[9, 10]的合力因子之一。另外,溶胶胶粒的体积V越大,体系中胶粒之间的距离l越小,则溶胶界面迁移越明显,溶胶胶粒的积距比V/l[11]是界面迁移行为的合力因子之二。综合以上数据表明,FeCl3浓度为0.01 mol∙L−1时在100 ℃制备所得的Fe(OH)3溶胶体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溶胶粒子的荷质比q/m、胶粒之间的积距比V/l的协同效应达到最佳。而不同温度水解条件下制备所得的Fe(OH)3溶胶体系其实验测得双电层电位ζ比较接近,与表1中不同胶体的电导率κ和pH测定结果都分别相差不大的现象一致。

4 结论

FeCl3水解法制备Fe(OH)3溶胶实验表明,水解温度越低,FeCl3水解反应越不完全。溶胶的胶核在水解过程中形成,胶粒粒径在渗析过程中逐渐增加。水解体系中FeCl3浓度越大,溶胶胶粒粒径越大,溶胶体系越不稳定。由于量子限域效应,胶粒粒径与光谱的反射率呈负相关,与反射波长呈正相关。胶体的电泳行为与外加电场强度、胶体本身所带电荷、胶体的体积和胶粒之间的距离等因素都有影响。

参考文献

范文琴; 周晓慧.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09, 30 (1), 38.

DOI:10.3969/j.issn.1673-9590.2009.01.010      [本文引用: 1]

孙振亚; 杜建华; 陈和生; 龚文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 26 (7), 1226.

DOI:10.3321/j.issn:1000-0593.2006.07.011      [本文引用: 1]

刘建华; 沈志农; 龚文强; 肖利; 胡洵璞.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24 (5), 98.

DOI:10.3969/j.issn.1673-9833.2010.05.024      [本文引用: 2]

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编.物理化学实验.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67.

[本文引用: 1]

孔小东; 郑家燊. 化学物理学报, 2003, 16 (3), 219.

DOI:10.3969/j.issn.1674-0068.2003.03.014      [本文引用: 1]

Haas W. ; Zrinyi M. ; Kilian H. G. ; Heise B. Colloid Polym. Sci. 1993, 271, 1024.

DOI:10.1007/BF00659291      [本文引用: 1]

Ghanta U. ; Ray M. ; Biswas S. ; Sardar S. ; Maji T. K. ; Pal S. K. ; Bandyopadhyay N. R. ; Liu B. ; Hossain S. M. J. Lumin. 2018, 201, 338.

DOI:10.1016/j.jlumin.2018.04.052      [本文引用: 1]

马创; 申广荣; 王紫君; 王哲. 土壤通报, 2015, 46 (2), 292.

URL     [本文引用: 1]

亢燕铭; 王明星.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 (1), 61.

DOI:10.3321/j.issn:1000-6923.2001.01.016      [本文引用: 1]

亢燕铭; 王明星. 应用力学学报, 2000, 17 (4), 121.

DOI:10.3969/j.issn.1000-4939.2000.04.021      [本文引用: 1]

王宏明; 瞿长晨; 李桂荣; 李沛思; 范晓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 (7), 2205.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