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玩味的几道竞赛题
Analysis on Several Valuable Chemical Contest Problems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6-13 接受日期: 2019-09-26
Received: 2019-06-13 Accepted: 2019-09-26
借助对几道化学竞赛题进行解析,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同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valuable chemical contest problems, the students' spatial visualization and 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ies were improved, and the teaching's advice was provided.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徐汪华.
Xu Wanghua.
怎样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课题。有些优秀的竞赛题不仅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且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其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下面结合本人的观点对几道化学竞赛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也能启迪教师运用新方法、新思想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试题解析
例1有人设想某种分子式为C4N4O8的物质(该物质中同种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是一种威力极强的炸药,请推测它的结构简式。
[答案]
[解析]这是2003年浙江省化学竞赛试题第22题的第4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计算有机物的不饱和度Ω可以预测其结构。若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xHyXzRwMp,其中X代表F、Cl、Br等,R代表O、S等,M代表N、P等,则Ω= (2x + 2 - y - z+ p)/2,w不纳入计算。若Ω= 1,则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双键如:C=C或C=O或C=N或N=N或C=S或1个单环等。若Ω= 2,则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三键如:C≡C或C≡N或N≡N或2个双键或2个单环或1个双键和1个单环等。依此类推。若Ω ≥ 4且x ≥ 6,分子中可能含有苯环。不管怎样,Ω=双键数+三键数× 2 +环数,如:
图1
例2最近,我国一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了一种新型炸药,它跟三硝基甘油一样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就会发生激烈爆炸,据信是迄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该炸药的化学式为C8N8O16,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是毫无区别的。
(1)把它的结构式画在下面方框内。
(2)把它的爆炸反应方程式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3)它具有强烈爆炸性的原因是:_____。(注:只需给出要点即可)
[答案] (1)
(2) C8(NO2)8 = 8CO2↑+ 4N2↑。
(3) ①八硝基立方烷分解得到的两种气体都是最稳定的化合物。②立方烷的碳架键角只有90°,大大小于109°28’ (或答:是张力很大的环),因而八硝基立方烷是一种高能化合物,分解时将释放大量能量。③八硝基立方烷分解产物完全是气体,体积膨胀将引起激烈爆炸。(只要能答出类似以上要点者均可得满分)
[解析]这是2000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第9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图2
例3 A、B、C、D四种烃,摩尔质量之比是1 : 2 : 3 : 4,且它们的实验式都是C7H5,都只有3种一硝基取代物。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各写一例):___、___、___、。
[答案]
[解析]这是2005年浙江省化学竞赛试题第25题的第2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它们的实验式都是C7H5”可设A、B、C、D四种烃的化学式分别为(C7H5)p、(C7H5)q、(C7H5)r、(C7H5)s。再根据“摩尔质量之比是1 : 2 : 3 : 4”可推知89p : 89q : 89r : 89s = 1 : 2 : 3 : 4 ⇒ p: q : r : s = 1 : 2 : 3 : 4。由烃的通式[CnH2n+2 (链状烷烃)、CnH2n (链状单烯烃或单环烷烃)、CnH2n–2 (链状单炔烃或链状二烯烃或单环单烯烃)、C4n+2H2n+4 (苯、奈、蒽等稠环芳香烃)、……]可知:烃的化学式中H原子数为偶数⇒ p、q、r、s应为偶数2、4、6、8等。
当p = 2时,A的化学式为(C7H5)2即C14H10,其Ω= (2 × 14 + 2 - 10)/2 = 10,推测该分子中可能含有2个苯环(共有8个不饱和度,每个苯环―C6H5的不饱和度为4),其余2个C贡献2个不饱和度,可能为C≡C。在不考虑画出的结构式是否确实存在或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推测该分子可能的结构为:
图3
图4
由此可见,这三道竞赛题题干文字不多,但给我们留下思考的余地多,回味无穷。
2 与原答案的商榷
例2是2000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第9题,原答案说“答八硝基环辛四烯者也按正确论”。笔者认为:原答案可以说“答八硝基环辛四烯者也可以适当给分”,但不能说“按正确论”。
图5
图6
3 两点建议
(1)注意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例如:学生已知环丁二烯(
(2)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总之,在思考问题时,我们既要注意思维定势的影响,又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进行立体式思维,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