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2020, 35(5): 109-114 doi: 10.3866/PKU.DXHX202003080

专题

基于“腾讯会议+课堂派”的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

梁恩湘,, 李露露, 刘立超, 阳彩霞,, 王国祥, 许文苑

Online Teaching Practice of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Based on Tencent Meeting and Ketangpai

Liang Enxiang,, Li Lulu, Liu Lichao, Yang Caixia,, Wang Guoxiang, Xu Wenyuan

通讯作者: 梁恩湘, Email: exliang@hnist.edu.cn阳彩霞, Email:cxyang@hnist.edu.cn

收稿日期: 2020-03-24   接受日期: 2020-03-31  

基金资助: 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2019JGYB256

Received: 2020-03-24   Accepted: 2020-03-31  

摘要

新冠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是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号召的重要举措,而如何保障在线教学的效果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腾讯会议+课堂派”平台,辅以其他过程性评价平台,从重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活动、重整教学评价三个维度,构建有机化学课程的在线教学新模式,为有效实施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化学 ; 在线教学 ; 腾讯会议 ; 课堂派

Abstract

Onlin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arry out the "no suspension of classes" during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how to make online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is currently the major problem. In this paper, selecting Tencent Meeting and Ketangpai as the teaching platforms, complementary with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of the other process evaluation platforms, a new form of online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s was built by three approaches including reorganizing teaching resources, innova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reforming teaching evaluation.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Keywords: Organic chemistry ; Online teaching ; Tencent meeting ; Ketangpai

PDF (112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梁恩湘, 李露露, 刘立超, 阳彩霞, 王国祥, 许文苑. 基于“腾讯会议+课堂派”的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 大学化学[J], 2020, 35(5): 109-114 doi:10.3866/PKU.DXHX202003080

Liang Enxiang. Online Teaching Practice of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Based on Tencent Meeting and Ketangpai. University Chemistry[J], 2020, 35(5): 109-114 doi:10.3866/PKU.DXHX20200308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高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在线教学,努力实现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 2]。在线教学存在教学时空、教学行为分离,如果照搬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节奏、教学方式,很难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因此,线上教学的关键在于保证时空分离的情况下,教的行为对学的行为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在线教学不是学生完全自主的在线学习,更不是教师通过直播或录播的方式进行授课,不仅是传统教学的在线化,更代表的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要素,深入融合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在线教学需要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努力通过虚拟的、多维度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人机互动的有效性,精准记录、评价学习过程,及时、高效的教学反馈。

为此,基于在线教学特点(图1),本文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依托腾讯会议直播平台,利用课堂派有效管理课堂,辅以其他过程性评价平台,从重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活动、重整教学评价三个维度,构建有机化学课程“三平台”融合和“三维度”并举的在线教学新模式,努力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为有效实施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图1

图1   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新模式


1 “三平台”架设师生沟通桥梁

深度融合腾讯会议、课堂派和辅助平台的特色和优势,用三平台架设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具有真实、高效、实时互动等特点,实时交互的信息包括文本、声音、图像等,增强在线教学临场感,助力在线教学质量提高。

1.1 腾讯会议

教师在电脑端开启腾讯会议,通过腾讯会议[3]共享屏幕功能将PPT课件、语音等信息实时同步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手机或电脑端开启腾讯会议,根据教师提供的会议ID加入课堂,通过教师共享屏幕学习,有问有答,有问即答,确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在线教学的“课堂”体验感。

1.2 课堂派

课堂派[4]包括班级管理、课堂考勤、在线作业提交与批改、课件分享、在线测试与自动判分、话题讨论、在线互动、各类数据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贯穿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全教学环节。随时与学生互动、提问、抢答、弹幕等,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专注于课堂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3 辅助平台

集课堂表现申请、作业互评和在线练习于一体的辅助教学平台,使在线教学更高效、反馈更及时、评价更精准全面。构建学生与教师的双向评价机制,既有利于促进教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改进学习方法,切实保证在线学习效果。

2 “三维度”保障线上教学高效

在空间分离的情况下实施在线教学,关键在于怎样保证在线教学过程对学生真正起到促进作用。为此,从三个维度抓落实,努力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2.1 重组教学资源

为了提升在线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我们主要基于在线精品课程,并整合教材、多媒体、化学史资源,围绕热点问题展开。比如,有机化学课程第一章“绪论”中的原子轨道、分子轨道和轨道杂化理论的理解是学习重点。其中,碳原子的1s轨道、2s轨道、sp3sp2sp杂化轨道的形状差异在教材中均未涉及,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我们以在线精品课程资源为依托,学生提前预习。进一步整合国内外教材优质资源,整合一些直观的配图、动画、视频,将不同轨道的差异、碳原子的轨道准确、直观地呈现出来,形成更清晰的知识体系(图2)。课堂上通过腾讯会议等教学平台进行精讲,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问题,课后积极反思,生成教学资源,再次构建教学内容。讲到杂化轨道理论时,介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鲍林的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与热情。进一步围绕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整合。如:绪论课的内容可通过介绍新冠肺炎潜在有效药物瑞德西韦的组成、结构和合成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完善在线练习小程序题库,练习题的选择要精准。结合在线教学实际情况,将教材与其他资源有机整合,形成丰富、实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资源,最大化发挥出各类资源的教学价值,努力提高在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图2

图2   重组教学资源


2.2 创新教学活动

课前,教师运用课堂派的“资料”“课件预习”模块,精心设计具有情境性、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课件等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触发学生思考,主动开展积极的学习活动。为了检测预习效果,设置简单测试环节,学生只有通过测试,才允许参与线上课堂学习,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如图3所示,教师通过后台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完成状态、学习时长和存在的疑问),收集到反馈数据,分析归纳学生的认知难点,深入探索“问题导学”线上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处理或解释的心理欲望。

图3

图3   学生课前预习数据统计


图4所示,在进行“醛酮与氨衍生物的亲核加成反应”教学时,先介绍醛酮的化学性质,通过“抢答”“提问”,揭示醛酮与氨衍生物的亲核加成反应在鉴别醛酮或胺中的应用。继续深挖教材内容,在碱性溶液中,醛与胺反应生成亚胺键(C=N),C=N键在酸性溶液中又水解,基于C=N键的可逆性,设置开放性、有难度的问题,增强在线交互的频率与强度,引导学生由检测醛酮过渡到设计分离提纯醛酮,通过开通“弹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讨论,学生可方便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互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提升。同时,通过“表现”打分,激励学生积极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以科研促教学”,使学生讨论一个真实的问题,运用已经具备的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进一步将C=N键作为高分子水凝胶的动态交联点,用于构建具有pH刺激响应形变功能的智能水凝胶,实现基本有机反应用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跨越。学生通过讨论、辩论、交流等主动学习行为,掌握新的知识与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深度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4

图4   创新教学活动


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启发,给出问题框架,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将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热点领域及其应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深入,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循循善诱,令学生耳目一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保障在线学习质量。

另外,正式上课前与学生做一些轻松互动,保持现场感和观众感,运用形象直观、幽默风趣的语言,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问题情境。

2.3 重整教学评价

通过线上的课堂学习,学生初步完成了知识内化,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然而,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反馈评价是在线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我们重整教学评价模式,利用辅助教学平台中的课堂表现申请、作业互评和在线练习三个模块对学生的课后学习引导管理,强化学习与反馈评价相结合。

1)课堂表现申请。

课堂讨论是线上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讨论,可提升互动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派只能对课前准备好的互动内容进行评价,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讨论的开展不一定按部就班,难以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如何便捷、准确地评价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至关重要。我们转变思路,对学生课堂讨论的表现,变被动评价为主动申请,如图5所示,教师在课堂与学生讨论醛酮的化学性质的应用时,不能及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基于辅助教学平台中的“课堂表现申请”模块,学生课后提交课堂讨论中的观点,并自评,待教师评阅审核后,自动记入学生的课堂讨论表现成绩。学生的其他课堂表现也可以通过该模块主动申请,确保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漏评,激发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课后申请课堂表现时,重新梳理自己的观点,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图5

图5   重整教学评价


2)作业互评。

传统的纸质作业批改往往是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阅评讲,学生继续订正。在这种作业模式下,学生疲于应付,缺乏自主思考,学生容易变得被动。这种方法批阅周期长、反馈不及时,不适合线上教学。为此,如图5所示,作业互评模块应运而生。作业互评,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相互评改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拍照上传到作业互评模块,该模块随机或由教师指定将作业分派给其他三位同学批阅,作业的最后得分取平均值,批改完成后,学生会收到批阅报告。作业互评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促进学习质的飞跃,作业互评使学生从教学过程活动的旁观者逐渐成为参与者,学生不再是一个知识的记录者,而变成了一个主动建构者。它体现了学生的本位性,提供了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环境,让学生有目的地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反思。

3)在线练习。

在线练习是课后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在线教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如时间比较分散,学习地点也可能不固定,如图5所示,我们搭建了操作简单、系统体验良好、运行稳定的在线练习模块,该模块可以反复章节练习或知识点练习,能记录学生当前练习,为学生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教师可随时调取有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与辅导。

3 结语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了增强在线教学的“课堂”体验感和过程数据全程记录,保证在线教学质量,选用腾讯会议为直播平台,利用课堂派对课堂的有效管理,辅以其他过程性评价平台评价反馈,通过重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活动、重整教学评价,完美构建以“三平台、三维度”推进的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新模式,为有效实施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2020春季学期延迟开学的通知.[2020-01-27].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7_416672.html.

[本文引用: 1]

教育部:利用网络平台, "停课不停学".[2020-01-29].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

[本文引用: 1]

腾讯会议官网.[2020-01-29]. https://meeting.tencent.com/.

[本文引用: 1]

课堂派官网.[2020-01-29]. https://www.ketangpai.com/.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