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宣锐, 罗嗣汉邦, 林泽炜, 王宇. 从碳到氮——以“金课”标准在碳基材料转化设计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3111-0. |
[2] |
郭琳, 侯文华. 物理化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10079-0. |
[3] |
赵新筠, 陈喜, 周忠强, 吴腊梅, 张展. 构建网络学习资源提高民族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9003-0. |
[4] |
魏明灯, 魏巧华. 元素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碳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8): 24-27. |
[5] |
许家喜, 陈宁. 环氧乙烷亲核开环的区域选择性规则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66-170. |
[6] |
秦雨欣, 林天然, 李金莹, 覃思媛, 侯丽.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可视化多色荧光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推荐一个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J]. 大学化学, 2020, 35(6): 110-116. |
[7] |
丁少松, 岳通, 王兴谱, 高家楠, 朱英. 太阳能驱动Ni-N掺杂多孔碳高效电催化还原CO2为CO[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9. |
[8] |
杨迎晨,陈企发,夏炎. 更深度的“照相”技术——质谱成像的发展与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3): 47-53. |
[9] |
张卓旻,黄路,李攻科.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基础化学分析实验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0, 35(3): 32-36. |
[10] |
刘莎莎,李会香,樊惠芝,雷杰. 光纤光谱仪的多样化组装及应用——介绍一个仪器分析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2): 64-69. |
[11] |
李天荣, 苏军霞, 陈凤娟, 李华, 海军, 梁永民, 汪宝堆. 碳点的合成及对锰离子的比色检测——推荐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206-211. |
[12] |
商虹, 顾宇, 王英滨. 化学课堂新知识:新型碳材料——石墨炔[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201-205. |
[13] |
李龙杰, 李忠, 李荀. “钼不暇接”——无处不在的钼元素[J]. 大学化学, 2020, 35(11): 62-65. |
[14] |
张来英, 赵梓润, 朱亚先. 钛先生的奇遇之旅[J]. 大学化学, 2020, 35(11): 37-40. |
[15] |
龚钰扉, 宋红杰, 张立春. 何以为镓?[J]. 大学化学, 2020, 35(11): 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