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谈洁, 王文杰, 袁荃. 以核酸适体为载体讨论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3080 - . |
[2] |
赵卫光, 关英.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对科研素养的培养——“思想实验”和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76 - . |
[3] |
朱国贤, 谢木标, 陈静, 湛志华, 潘荣楷. 无机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07048 - . |
[4] |
任艳平, 王翊如, 曹晓宇, 吕银云, 翁玉华, 邓顺柳. 化学实验“动态”教材库的建设思路与实施的总体设想[J]. 大学化学, 2021, 36(12): 2103034 - . |
[5] |
杨德红, 王坤, 周婉婷, 李冰, 冯晓, 张振明, 张光慈, 乔付淇. 小化眉穿越杂环国[J]. 大学化学, 2021, 36(10): 2102043 - . |
[6] |
徐汪华. 值得玩味的几道竞赛题[J]. 大学化学, 2020, 35(2): 135 -139 . |
[7] |
郭今心,朱荣秀,赵全芹,李明霞,张树永. 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19, 34(11): 51 -55 . |
[8] |
任艳平,吕银云,董志强. 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想”的意识——以“经典合成实验”教学为例[J]. 大学化学, 2018, 33(9): 55 -61 . |
[9] |
李爱峰,王术皓,贾丽萍,韩昭君.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18, 33(6): 53 -59 . |
[10] |
刘玉琛,王铭琦. 恒温过程的热量传递[J]. 大学化学, 2018, 33(3): 74 -77 . |
[11] |
陈飞武,顾聪,钱维兰,李旭琴. 非理想气体的逸度因子和非理想溶液的活度系数[J]. 大学化学, 2017, 32(8): 66 -70 . |
[12] |
李云霞. 物理化学理论体系中的几种基本研究方法[J]. 大学化学, 2017, 32(8): 78 -84 . |
[13] |
刘兴,屈景年,周立君,赖华,曾荣英,李俊华. 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图的数学解析[J]. 大学化学, 2016, 31(7): 96 -100 . |
[14] |
李翔,王安杰,陈永英. 理想反应器的时空特性和内在联系[J]. 大学化学, 2016, 31(6): 84 -89 . |
[15] |
董志强,任艳平. 量气法的改进及应用[J]. 大学化学, 2016, 31(11): 51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