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第7卷,第3期出版日期 1992-05-15
-
今日化学
-
-
-
- 1986-1990年国际上部分重要的应用化学研究成果
- 王尧宇, 高忆慈, 史启祯
- 除莠剂和农药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84年全美农民用了19.6亿公斤的除莠剂,但大部分均未进行致癌和引发生理缺陷的试验。伊利诺大学的植物生物化学家 Constantin A. Rebelz 和园艺学家 Mer-bert J. Hopen 在寻找安全除莠剂和农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研究成功一种光敏除莠剂,其药效由日光引发,在所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自然产生的这种化合物是一种名为δ-氨基乙酰丙酸(NH2CH2CO2CH2CH2COOH)的氨基酸,缩写为ALA。
-
1992, 7 (3): 14-17.
DOI: 10.3866/PKU.DXHX19920303
-
动态与信息
-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许金熀, 徐琛
-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正、逆反应速度常数 kf、kφ的关系:(1)式(1)常见于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动力学等教科书、专著及文献中。被人们称为定理(theo-rem)、速度商定律(the rate quotient law)、动力学和热力学的一致性(complete consistency of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等。事实上,式(1)的应用有严格的条件,它仅适用于基元反应及决速步的计算数为1的总包反应。
-
1992, 7 (3): 18-23.
DOI: 10.3866/PKU.DXHX19920305
-
-
教改集锦
-
- 《有机化学专题教学法》尝试
- 彭风鼐
- 有机化学是粮食、油脂、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是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笔者从1982年开始,从转变教育思想入手,在内容与方法的结合上比较全面地进行改革,确立了《有机化学专题教学法》(以下简称《专题教学法》),将有机化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共37个专题(详见附录)。
-
1992, 7 (3): 26-26.
DOI: 10.3866/PKU.DXHX19920307
-
-
-
- 改革考核方法 拓宽选择余地
- 屠一锋
-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内容、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效果普遍得到了提高,然而,作为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考试制度的改革目前进行得还不够深入,虽然部分学校、课程正在组建试题库或进入标准化考试,但大量的考核仍然沿袭着旧的做法,即由教师命题,规定学生必须对哪些问题进行回答,题型不外乎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等,学生在考试中普遍感觉呆板、被动、偶然性大,不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
1992, 7 (3): 30-31.
DOI: 10.3866/PKU.DXHX19920310
-
动态与信息
-
- 会议消息
- 根据中国化学会物化专业委员会胶体及界面化学学科组建议,定于1992年10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超细颗粒制备化学及应用”研讨会,征文截止日期为1992年7月30日。论文全文或摘要(3000字内)一式两份打印在210×295mm 复印纸上,文字限在170×220mm 的框内,用4号字。有关事项请与上海中山北路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陈邦林联系。
-
1992, 7 (3): 31-31.
-
知识介绍
-
- 复杂物质的系统分析--剖析方法概述
- 王敬尊, 瞿慧生
- 剖析方法是用于解决一些复杂体系样品分析而采用的一种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本文概述了剖析方法的一般特点、研究程序以及它在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和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它把各种单一分析方法获取的数据,综合分析提取物质结构与成分信息,用以解释物质的某种特别属性和一种科学现象中的“为什么”,以及在技术科学中某种产品的制造工艺”如何做”,在应用科学中的用途“做什么”。它是把分析化学与多种应用技术科学紧密相联的一个纽带。
-
1992, 7 (3): 32-38.
DOI: 10.3866/PKU.DXHX19920312
-
-
化学实验
-
-
- Tollens试剂与银镜反应探讨
- 李中华, 赵爱茹
- Tollens 试剂即硝酸银的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弱的氧化剂,能与醛发生银镜反应,而不能与酮反应,因此常用于醛和酮的鉴别。目前国内通用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关于 Tollens 试剂的配制多是采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但是按照此法配制的 Tollens 试剂进行银镜反应,有时实验效果并不理想,除了醛能发生反应以外,酮以及很多其它化合物也呈正性反应,不能用于区别醛和酮。
-
1992, 7 (3): 46-47.
DOI: 10.3866/PKU.DXHX19920315
-
动态与信息
-
- 中国化学会第23届理事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在京召开
- 中国化学会第23届理事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于1992年3月13-16日在北京召开。上届主任委员邢其毅教授亲临会议并讲了话。本届华彤文主任在会上传达了中国化学会第23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精神和决定,并对今年围绕中国化学会成立60周年的重点活动安排提出了建议。会议听取了上届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化学教育应着眼于21世纪新的挑战,要加强宣传化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要宣传化学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重要作用.
-
1992, 7 (3): 47-47.
-
化学实验
-
- 原电池电动势的实验改进
- 李延冬, 董学军
- 我们在过去的教学实验中,测定 Cu-Zn 电池电动势的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中经常出现溶液渗漏,弯形导管中产生气泡,甚至出现多次更换溶液,并影响处理好的电极。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笔者设计了一种简单、新颖的测定装置,如图2所示,反应室直径 25mm,高95mm,两室之间的连接管用二片玻璃砂芯隔成一中间室,上有一磨口活塞.
-
1992, 7 (3): 48-48.
DOI: 10.3866/PKU.DXHX19920317
-
师生笔谈
-
-
- 关于共价键的本质
- 武海顺, 张晋虎
- 人们真正了解化学键的本质,还是在量子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以后。本世纪30年代,Pauling 等人提出了化学键的 VB 理论,与此同时 Mulliken 等人也创立了 MO 理论。5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MO 理论和 VB 理论均获得迅速发展。借助于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人们对化学键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1992, 7 (3): 49-52.
DOI: 10.3866/PKU.DXHX19920319
-
-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
- 岳晟
-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而不是在熔点温度时。水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特殊的性质呢?这完全是由水分子的特殊结构引起的。气态水分子键角为104°52',由于氧为 sp3杂化,有两对孤对电子,而氢原子显正电性,这样就形成了四面体取向的电荷分布,水分子就按这四个方向以四面体取向由氢键相连,构成了一个空旷的框架结构,但由于氢键键能为21 kJ·mol-1远小于正常共价键(几百千焦每摩尔),所以这种框架结构很易破碎。
-
1992, 7 (3): 53-53.
DOI: 10.3866/PKU.DXHX19920320
-
自学之友
-
- 对相律中R'的讨论
- 王维谋
- 一般教材中关于吉布斯相律的论述大致有以下几类:一类是把有化学反应的体系的相律写成,f=s-φ+2-R-R′式中 s 为物种数; φ为相数;R 为独立的化学反应数;R′为限制条件数(如浓度、或其它),并没有特别指明只能在一相中才可应用;f 为自由度。而把无化学反应的体系的相律写成,f=s- φ+2,显然这里 R=0,R′=0,即不存在限制条件。
-
1992, 7 (3): 54-56.
DOI: 10.3866/PKU.DXHX19920321
-
-
书评
-
- 介绍一本应用化学专业用的《有机化学教程》
- 袁履冰, 周广东
- 应用化学专业属于应用理科类专业,是理工结合的新型专业,培养化学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教育计划要求学生既具有一定的化学工程知识,也应具备深厚的化学理论基础。有机化学作为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是长期以来没有一本适用于应用化学专业用的有机化学教材,199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化工学院张黯教授主编的《有机化学教程》,填补了国内高教教材中的一项空白。
-
1992, 7 (3): 60-60.
DOI: 10.3866/PKU.DXHX19920323
-
- 《近代分析化学》--一本值得推荐的新书
- 孙亦樑
-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比较老的一个分支,但是,今天它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近一二十年来发展尤为迅速。这一点在高等学校的教材中也得到了反映,许多学校都陆续增设了仪器分析课程与实验,编辑出版了相应的教材。但是,对于带有分析化学倾向的高年级学生的培养,如何把分析化学最新成就贯穿到课程中去仍然是一个困难的任务。这当中,缺少一些既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而又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的教材也是一个问题。
-
1992, 7 (3): 61-61.
DOI: 10.3866/PKU.DXHX19920324
-
国外化学教育
-
-
动态与信息
-
- 关于推广使用《高等化学试题库》的通知
-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于1992年4月2日发出教高司[1992]32号文件“关于推广使用《高等化学试题库》的通知”已送发各高校教务处或化学系。《高等化学试题库》是经国家教委批准,高等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简称“中心”)的重点研究课题。该课题从1986年底开始,在国家教委高教司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160多位教师的通力协作,经过五年的努力,现已完成研究工作并通过鉴定,可推广使用。
-
1992, 7 (3): 64-64.
-
- 《大学化学》第二届编委会在京举行
- 《大学化学》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2年4月13-17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25名(5名编委因事请假)。国家教委高教司理科处处长陈祖福,中国化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孙亦梁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张榕森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讲了话,编辑部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编辑部主任范景晖所作的工作汇报。审查和讨论了刊物的来稿、审稿、编辑和稿件处理情况。与会委员高度评价了第一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工作,一致认为在过去七年中,《大学化学》杂志创业艰辛、质量
-
1992, 7 (3): 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