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O4:Eu发光材料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推荐一个大学综合实验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YVO4: Eu Phosphors
Received: 2018-02-23
Fund supported: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推荐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YVO4:Eu发光材料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掌握材料合成的方法、材料结构及形貌的表征以及荧光光谱等发光特性的测定。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缩短教学与科研的距离。
关键词:
Thi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is recommended for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YVO4:Eu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of fluorescent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synthesis of materials,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of instruments, the method for material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hile master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basic experimental skills, the experimental ability and creative consciousness, especially their ability to use knowledge comprehensively, can be cultivated and improv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s shortened.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杨桦.
YANG Hua.
随着新型平板显示器的发展,改善常规荧光材料的性能和创造新型荧光材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最近的研究显示,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发光材料领域而合成的纳米发光材料与普通的发光材料相比,会出现许多新的发光性能[1-8]。掺杂稀土离子的YVO4荧光材料,尤其是掺稀土Eu3+离子的材料一直都是荧光粉的重要组成部分。1964年,YVO4:Eu荧光材料首次作为一种高效荧光粉。此后,YVO4:Eu又在许多其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应用,如医学成像等。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并且发展了各种制备YVO4:Eu纳米颗粒的方法,如胶体反应法、燃烧法、水解胶体反应法、尿素沉淀法、微波合成方法及溶胶-凝胶法等。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纯度高、均匀性好、比表面积大的产物,是合成纳米功能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1 实验目的
1)掌握功能材料合成的基本方法。
2)学习几种大型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实验原理
YVO4:Eu发光材料,其中YVO4为基质,掺杂的稀土Eu离子为激活剂。YVO4:Eu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一般分三部分,即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本文选择的合成方法是溶胶-凝胶法。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激活剂Eu的量等,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功能材料的结构性质,证明已经合成出这种材料。利用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分析其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利用荧光光谱仪测得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表征发光中心的发光波数和发光强度,并分析其光致发光规律及发光机理等。
由XRD数据,采用谢勒(Scherrer)公式计算纳米颗粒的平均晶粒度D,D = 0.941λ/βcosθ。其中D是平均颗粒尺寸,λ是X射线的波长(0.15405 nm),θ和β分别是衍射角和最强峰的半峰宽。
合成机理分析如下:
如式(1)所示,柠檬酸是一种强的络合剂,在酸性环境下能和Y3+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阻止Y3+从溶液中形成沉淀析出。当NH4VO3水溶液缓慢加入Y(NO3)3和C6H8O7混合液并在80 ℃恒温搅拌时,生成红棕色的V2O5,如式(2)所示。在酸性溶液中,V2O5是氧化剂,它能部分氧化C6H8O7,V2O5中的V5+被还原为V4+并形成(VO)2+离子,然后(VO)2+和(NH4)C6H7O7反应生成(NH4)(VO)C6H5O7,如式(3)所示,因此溶液颜色渐渐从红棕色变为墨绿色、墨水蓝色,并有气体产生。在挥发掉约2/3体积的水后,粘性的蓝色凝胶形成。
当凝胶被加热到点火温度时,前驱体发生燃烧反应,如式(4)所示。同时,在极高的燃烧温度下,YVO4的生成反应发生,如式(5)所示。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试剂
Y2O3和Eu2O3纯度均为99.99%;NH3·H2O、HNO3、C6H8O7、NH4VO3纯度均为A.R.。
3.2 实验仪器
1)采用日本JEOL公司的JEM-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样品形貌和大小的分析。
2)采用日本理学D/max-IIB型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晶型结构,Cu靶,Kα辐射,Ni做滤波片,工作电流为20 mA,工作电压为40 kV。
3)采用日本HITACHI公司的F-4500型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测试,Xe灯做激发源。
4)器皿与仪器:100 mL烧杯2个;研钵1个;磁力搅拌器1台;烘箱1台;高温炉1台。
高温炉的使用方法:
1)将样品放入瓷坩埚中,在室温下放进高温炉。
2)程序升温,设定温度。开始升温,并在设定温度保持1 h。
3)自动降温至室温,取出样品。
3.3 样品制备步骤
1)精确称取0.2145 g的Y2O3 (99.99%)和0.0176 g的Eu2O3 (99.99%),放到100 mL烧杯中;并加入6 mol·L-1的稀硝酸。将烧杯放到磁力搅拌器上,50 ℃加热并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到Y(NO3)3和Eu(NO3)3混合的溶液Ⅰ。
2)向混合溶液Ⅰ中加入0.2340 g的NH4VO3 (A.R.)和1.4890 g的柠檬酸(金属离子和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 6),完全溶解。用1%的氨水调节pH至2、4、6、8、10和12,分别得到均一透明的蓝色溶胶前驱体溶液Ⅱ。
3)前驱体溶液Ⅱ在100 ℃恒温30 min下,搅拌至变成粘稠状的溶胶。
4)将该溶胶放在烘箱中,在130 ℃下烘干1 h,得到棕褐色的干凝胶。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
5)将干凝胶粉末放在瓷坩埚中,并放入高温炉中。在500 ℃下焙烧1 h,得到前驱体粉末。
6)将前驱体粉末分别在700、800、900和1000 ℃下焙烧1 h,得到不同粒径的YVO4:Eu纳米发光材料。
4 表征
4.1 合成条件的选择与结构性质
4.1.1 pH的影响
图1为不同pH下合成的前驱体粉末经1000 ℃焙烧后所得YVO4:Eu的XRD图,激活剂xEu (摩尔分数,下同)含量为5%。从图中可见,所有的XRD衍射峰都对应于四方锆石结构的钒酸钇晶体(JCPDS No. 17-0341)。除此之外,在该XRD衍射峰图谱上并未发现其他的衍射杂峰,说明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的pH (2、4、6、8、10和12)得到的产物都是单相的YVO4晶体四方锆石结构。
图1
4.1.2 焙烧温度
图2是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焙烧的样品的XRD图(pH = 6.0),激活剂xEu含量为5%。从图上可以看出,对于500 ℃下焙烧的样品,在2θ = 25.00°,33.00°,49.00°处出现宽而弱的衍射峰,表明晶粒细小,晶体结晶不完全,并含有一定的非晶成分,这是纳米粒子的普遍特征。当焙烧温度升高到700 ℃时,出现了样品的所有衍射峰,并且很好地符合YVO4的标准卡片JCPDS (No. 17-260)。所以,可以确定合成的样品为单相结构YVO4。另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衍射峰的强度增强和每个衍射峰的半峰宽变窄,说明纳米粒径的尺寸逐渐长大,YVO4相的结晶程度不断提高。利用谢勒(Scherrer)公式计算纳米颗粒的平均晶粒度。选择最强衍射峰(2 0 0),即2θ = 25.10°处,计算不同煅烧温度下得到的YVO4:Eu3+纳米晶的平均晶粒度(表1)。由表1可见,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平均粒径增大。
图2
表1 YVO4:Eu0.05纳米晶的晶粒度随焙烧温度的变化(pH = 6.0)
焙烧温度/℃ | 晶粒大小/nm |
500 | 11.2 |
700 | 18.6 |
800 | 26.0 |
850 | 31.1 |
900 | 36.4 |
950 | 45.0 |
1000 | 49.1 |
4.1.3 激活剂Eu的含量
图3为不同xEu含量的Y1-xEuxVO4荧光体纳米晶的XRD图(pH = 6.0;焙烧温度为1000 ℃)。表明掺杂的激活剂xEu含量在1%-5%范围内,Y1-xEuxVO4纳米晶体均为单相的四方相结构。Eu3+的掺入没有改变YVO4基质的晶体结构。
图3
4.2 TEM表征
图4
4.3 发光性质表征
图5A是检测波长λem为618 nm时,不同温度下焙烧的YVO4:Eu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图。由图5可见,其激发光谱主要是在320 nm处,其归属于V5+―O2-和Eu3+―O2-电荷跃迁,即d-f电子激发跃迁。也就是,电子从配体(氧)填满的分子轨道迁移至稀土离子内部的部分填充的4f壳层,从而在光谱上产生较宽的电荷跃迁带,谱线的位置随环境的改变位移较大。图5B是检测波长λex在320 nm,1000 ℃下焙烧的YVO4:Eu纳米晶的发射光谱图。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位于594、618、650和699 nm处的4个峰。这些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离子的5D0激发态能级向7FJ (J = 0-4)能级的跃迁引起的。
图5
5 思考题
1)材料的结构性质通过什么手段表征?
2)光致发光材料的构成是什么?发光特性有哪些?
3) YVO4:Eu发光中心是什么?可能的发光机理。
6 结语
本实验是科研工作转化成教学的综合化学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主要包括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发光特性的表征。1)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单相的YVO4:Eu荧光体纳米晶。最佳实验条件:pH = 2-12;烘干温度为130 ℃;激活剂xEu的含量为1%-5%;焙烧温度700-1000 ℃;焙烧时间1 h。YVO4:Eu纳米颗粒的形貌为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8-50 nm左右。2)在紫外光照射下,YVO4:Eu纳米粉发出红光,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发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功能材料的研究方法,缩短科研与教学的距离,便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功能材料方面的前沿科学研究工作。
7 使用高温炉注意事项:
(1)将坩埚放入炉膛时,切勿碰及热电偶,因为伸入炉内热电偶的热接点在高温下很容易折断。
(2)焙烧完后,不能立即打开炉门,以免炉膛因突然受冷而碎裂。应降到室温时,才能打开。
(3)高温炉周围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更不能在炉膛内灼烧有爆炸危险的物品。
参考文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