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手段,打造疫情中无机化学云课堂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a Cloud Clas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n the Epidemic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3-9 接受日期: 2020-03-17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0-03-9 Accepted: 2020-03-17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利用多种信息手段构建了无机化学云课堂。介绍了构建这种无机化学云课堂所需腾讯课堂、学习通和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初步探讨了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suspending classes without stopping learning" i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new coronary pneumonia,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cloud classroom of inorganic chemistry. How to use Tencent classroom, Superstar learning and WeChat public account to construct this "inorganic chemistry" cloud class was introduce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norganic Chemistry was discussed.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李玲, 王娟, 张弛, 田丽红, 朱文华.
Li Ling.
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教育部做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教育部也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一时间,各种信息化手段引起了各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应用。如何合理地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结合学生不同的网络条件,打造高品质的云课堂,也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1, 2]。笔者一方面结合腾讯课堂直播功能和学习通互动功能,模拟真实课堂中的各个互动环节,营造上课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格式工厂自制精讲视频,完善课程中心的课程建设,方便晚上网络畅通的时候对重难点进行选择性观看;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制微信公众号和学生QQ群,结合疫情防控的工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课以载道[3, 4]。笔者经过了3周的教学实践,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 多元信息手段构建无机化学云课堂
1.1 结合腾讯课堂与学习通,加强课堂互动和督学管理
针对目前多种课堂直播的方式,笔者经过多次尝试,选用在网络拥堵时最流畅的腾讯课堂,通过屏幕分享,把学习通投屏在教师电脑中的影像分享给学生。学生在手机或电脑端看到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还能看到学习通的“签到”“选人”“抢答”“讨论”“问卷”和“分组任务”等功能投屏在教师电脑上的所有学习活动,充分营造上课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的手机或电脑屏幕上看到是通过腾讯课堂的“屏幕共享”功能分享的两个窗口。左边较大的窗口(主屏幕),是学习通投屏在主讲教师电脑上的内容,包括教学PPT与即时的电子板书,以及学习通各种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右边的小长条的窗口(副屏幕),是腾讯课堂的即时互动的聊天窗口。学生在观看主屏幕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副屏幕回应教师的提问或提出自己疑问,也方便教师在上课时留意学生的提问进行补充讲解。学习通的各种互动功能和腾讯课堂的聊天互动,加强了课堂互动。
此外,腾讯课堂的“考勤”功能,能够准确查看学生在直播间学习的时间,方便对迟到或未到的学生进行督学,如图2所示。主讲教师可以根据考勤反馈的信息,对相关学生进行QQ访谈了解迟到或未到的原因,给与建议或警示,有助于教师进行督学管理。
图2
1.2 完善课程建设,多种助学手段保障教学效果
在学习通平台的课程中心完善课程建设,补充精讲视频,增加主观题、单元测验和线上习题课。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因为网络信号差,在白天网络拥堵时间上直播课出现网络延迟或网络卡顿的情况,笔者通过“格式工厂”录制了精讲视频,补充在“学习通”平台的课程中心,可供学生随时回看温习。为了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线上习题中增加主观题。主观题需要教师的亲自批改,虽然比较耗时,但是通过主观题的批改,更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在批改中,指出学生错误和原因,如图3所示。主观题的批改,让学生不再只是看到“冰冷”的分数,而是能够知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并且教师的评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鼓励和认可的作用。
图3
教师在课程中心增加了单元测验的环节,限时完成,超时学生无法提交。让学生在学习的考试压力下,不得不主动学习。选择自由的时间,对知识点反复回看和消化。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集中性把错题进行归纳整理,开设线上习题课,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多种助学手段,保障教学效果。
1.3 课以载道,结合契机渗透爱国爱校情怀
高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德才皆备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和培养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利用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是值得目前线上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疫情期间,是教学的困难时期,但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难能可贵的时机。例如,笔者特意修改了绪论这一章节的教学PPT,放入了几张目前正在疫情一线工作的医护、建筑工人以及小区工作者的照片,设置了一个讨论题:我们为什么要上网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本职。
“不能耽误学习进度”“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爱学习”……学生们踊跃作答。针对大家的回答,笔者谈到了大学生应有的使命感和面临“一级响应”应有的备战状态,并利用自建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第一次课的学习反馈。“所有的人,都在这场战役中使出自己的力气,我们也不能例外。”笔者还在文中写道:“为中华之崛起读书,永远都不过时。”“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话总会时时敲打我。”并指出上网课,“我们是在用行动证明,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
笔者利用自建的微信公众号,在疫情时期日常的教学和工作生活中,注重挖掘疫情防控育人元素,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情怀教育。湖北大学二期学生公寓被征用建设集中隔离点,化院师生及时完成学生公寓的清理工作。笔者结合契机写了一篇推文,号召师生共同抗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激起了学生爱国爱校情怀,如图4所示。
图4
除了自建的公众号,笔者还利用学生QQ群,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相关的思政教育。例如,当发现部分学生有些“怠惰”的学习行为,上“网课”迟到,或是作业迟交,主讲教师在QQ群中推送了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专注的模样”,如图5所示。这篇文章介绍了在疫情特殊时期,为了上网课,学生克服困难的几个事例。并在课间休息时间里,讨论到“学习的你真帅,认真的你最美”,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的惰性,用自己的行动加入到抗疫中来。
图5
随着疫情形式逐渐好转,湖北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大家渴望返校学习的意愿越来越强,主讲教师在QQ群中推送了《人民日报》的另一篇文章“战役00后”。文章中报道的事例中,有参加雷神山医院施工的大学生,有捐献康复血浆的19岁的康复者,有15岁只身从国外扛回1.5万只口罩捐给医院的少年,有刚满20岁驰援武汉的护士,更多是00后的志愿者。针对00后的学生,用这些同龄人的事例感染他们,更能激起一种学习的斗志。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育,启迪心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疫情中的教学,更是需要利用契机,善用各种手段,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
2 无机化学云课堂的教学效果
2.1 模拟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室里课堂教学的魅力来自师生对知识点认知的共鸣,线上远程教学缺少师生实时互动激情的碰撞,学习效果难免差强人意。学生对着手机或屏幕学习,缺少学习的仪式感和学习氛围。自律性强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然而自律性差的学生,一部手机在手,长时间观看屏幕,“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无法保证学习效率。虽然有的直播APP也有互动功能,但是互动功能单一,不能真正烘托学生氛围。面临线上学习的高峰期,学习通的“直播”功能和“同步课堂”功能无法使用,仅有教学互动功能可以使用,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巧妙的结合信息技术,结合网络拥堵时直播最流畅的“腾讯课堂”与互动功能最全的“学习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通过腾讯课堂“分享屏幕”,在电脑或手机端看到学习通“投屏”在电脑上的PPT和一切互动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1.1 “手势签到”,增强上课的仪式感
通过学习通的“手势签到”功能,使线上上课更有仪式感,并能够帮助主讲教师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准时进入了直播听课(图6)。因为“手势签到”只有准时进入直播间的学生才能看到正确的手势,迟于签到的时间是无法签到的。因此,这种签到功能很好地增强了上课的仪式感。
图6
2.1.2 “选人功能”,模拟课堂教学的随机互动
课堂教学中是通过师生互动产生对知识点认知的共鸣,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室中,可以随时随机地与学生互动。学习通的“选人”功能,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随机挑选学生答题。选定了学生后,结合腾讯课堂的“举手”功能,学生可以现场即时答题,语音清楚,如图7所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给予奖励积分,奖励积分会影响学生在班级群中学习积分的排名。这种“选人功能”,使教师在线上教学也能随机请学生答题,成功地模拟课堂学习中的随机师生互动,增加了学习的紧张感。学生为了保证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在观看教师直播讲解时会更为专注,并会积极思考。
图7
2.1.3 “分组任务”,模拟课堂教学中的“翻转课堂”
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小组讨论是“翻转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最能模拟“翻转课堂”的是学习通中的“分组任务”功能。“分组任务”是将学习任务发布给预先已经分好的固定小组,小组提交讨论结果后,组间进行互评占80%,老师评分占20%。例如,笔者在每一个章节学习结束后,都会布置“分组任务”,包括按小组画出本章节思维导图和完成新章节的预习作业。在新课开始前,通过学习通的“投屏”功能将学生作品展示于主讲教师的电脑中,通过腾讯课堂的“屏幕分享”,使直播间学习的学生参与到学生作品评分活动,成功模拟了课堂教学中的“翻转课堂”,如图8所示。
图8
2.1.4 “主题讨论”和“问卷”,消除线上学习的孤独感
学生在教室中的课堂学习,因为有周围同学的陪伴,有一种“集体作战”的学习意识。而线上学习,学生长时间观看学习视频,会产生学习的“孤独感”。通过“主题讨论”,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烘托一种集体学习的氛围。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结果并以积分鼓励,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愿。通过“问卷”,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回答问卷的具体结果。主讲教师针对学生提交的问卷结果即时分享给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讲解,消除了学习的孤独感。
笔者通过三周的无机化学云课堂的教学,完成前两章的教学任务,并通过“评分”功能,获取了学生的线上学习真实感受,如图9所示。有的学生认为“感觉和在教室里上课差不多,互动也很好”,有的学生觉得“除了没有见到真人,效果宛若上课”。说明这种结合腾讯课堂和学习通的线上教学方式,能充分模拟教室的课堂教学。学习通的教学互动功能,签到、选人、分组任务、主题讨论和问卷均可以通过腾讯课堂的屏幕分享,让所有学生可以参与并看到学习活动,增加学习的时效性,避免网络“一言堂”和“满堂灌”。烘托了教学氛围,增强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图9
2.2 多元互动化解难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教师远程线上教学,最忌讳“一言到底”。学生对着屏幕观看教师的PPT,听教师的讲解,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尤其在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时,会因为一时之间没有理解领会暂时放弃。如果课后又没有及时回看,极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削弱学习的自信心。不能盲目地使用学习通的各种互动功能,要有针对性,对困难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如图10所示。对于新概念的提出,针对关键的又容易被遗忘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成“主题讨论”进行互动。学生除了发布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屏幕看到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比较。这种“主题讨论”有益于“集思广益”,同学们可以通过看到别人的观点,意识到自己对新概念理解的不足,从而加深印象。再通过教师的点评,进一步将知识点强化。对于易错的、容易让学生磨棱两可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成“问卷”进行互动。特别是正确和错误的认知就在“一念之间”,学生通过观看问卷的结果和教师的讲解先后经历“存疑”和“恍然大悟”两个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图10
例如,在学习“化学速率方程表达式”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主题讨论“你认为反应速率系数暗示了我们什么样的信息?”。最早回帖的学生回答“反应级数”或者回答“反应的快慢”,较迟时间回帖的学生就会结合这两种答案做出较全面的回答。教师再通过点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过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可以确定反应级数,反应速率系数为单位时间的反应速率的大小。从而容易被忽略或遗忘但又是关键的知识点,被这种“主题讨论”的互动形式强化记忆了。在学习反应速率时,学生容易混淆活化能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师据此设计了问卷,包含2个小题:“温度的升高对慢反应还是快反应更有效?”“加热在低温区还是高温区更有效?”。分别只设定两个答案,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填完后,问卷结果显示在学生观看的屏幕中。学生都会存疑“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选项”,经过笔者讲解,才深刻地理解与正确的选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就会对容易混淆的活化能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更能理解温度的升高对慢反应(活化能大的反应)更有效,在低温区加热提速更有效的根本原因。这种有针对性的互动,不仅仅是模拟教学氛围,更是通过互动化解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3 督学助学双管齐下,加强学生的学习自律
教室中的课堂教学,因为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和老师进行沟通,教师对学生可以起到较好的督学作用。而线上教学,因为上课时老师不在学生身边,这种教学方式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一些自律性较差的学生面对手机和电脑中各种娱乐APP的诱惑,还是很难抵制的。这种时候更需要主讲教师进行督学。通过结合腾讯课堂的“屏幕分享”和学习通的“投屏”功能,在进行“签到”活动中,学生能够观看到所有签到人员的活动,营造了一种“集体上课”的氛围。如果中途有学生离开直播间打游戏,腾讯直播间的“考勤”能够准确地记录到学生在直播间学习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时间筛选,对观看时间较少的学生进行督学。通过QQ访谈,对学生提出要求。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线上习题和单元测验的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观看课程中心教师的精讲视频;对于学生作业和单元测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线上习题课进行学习辅导。多种督学和助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加强自律。
3 结语
目前各大高校教师都在积极进行线上教学,使用的信息手段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但不可避免地都有不足。例如QQ群分享屏幕操作简单,但是在讲解时,难以看到学生即时的学习反馈;超星直播不能播放PPT中的动画;腾讯课堂的互动功能不多;超星学习通互动功能多,同步课堂拥堵,容易掉线,网络拥堵时仅互动功能可用。因此,仅使用一种信息手段,难以模拟教室中课堂教学的氛围,因此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信息手段结合,相互弥补不足,以打造优质的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更要利用疫情期间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教学不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是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里埋下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种子,这样的教育也许才会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