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n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optical activity and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emphasis on the background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 (ORD), electron circular dichroism (ECD) and vibrational circular dichroism (VCD) spectroscopy. Therein,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scientists Guangxian Xu and Yunjie Xu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are specifically mentioned.
Keywords:History of optical activity and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
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 (ORD)
;
Electron circular dichroism (ECD)
;
Vibrational circular dichroism (VCD)
Zhang Hui. Trace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Optical Activity and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University Chemistry[J], 2022, 37(1): 2105009-0 doi:10.3866/PKU.DXHX202105009
1809年法国物理学家埃蒂安·路易斯∙马吕斯(Etienne Louis Malus,1775–1812)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确定了透射偏振光强度变化的规律(现称为Malus定律)。而光学活性的发现则始于在多个科学领域跨界的两位法国物理学家,多米尼克-弗朗索瓦·让·阿拉果(Dominique-François Jean Arago,1786–1853)和让-巴蒂斯特·毕奥(Jean-Baptiste Biot,1774–1862),他们一起研究了石英的光学活性。1811年,阿拉果在研究中发现:当平面偏振光沿石英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时,其振动平面会相对原方向转过一个角度,这就是晶体中的旋光现象。同年阿拉果发明了光偏振计。毕奥还发现了偏振平面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种形式的石英(图 2)。随后,毕奥用自己发明的旋光仪,观测到天然有机化合物如松节油液体,以及樟脑的酒精溶液、糖和酒石酸的水溶液的光学活性。毕奥在最初的研究中就注意到了旋光与波长的依赖关系,在石英晶体的旋光色散研究中得到了满意的验证,从而得出旋光与波长平方成反比的毕奥定律。类似的溶液研究则由于缺乏单色光源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早在1847年,奥地利矿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卡尔∙冯∙海丁格(Wilhelm Karl von Haidinger,1795–1871)就在“物理学年鉴”上报道了在紫石英晶体(图 5)中观察到晶体的圆二色性[15],1860年,气象学之父,普鲁士物理学和气象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多夫(Heinrich Wilhelm Dove,1803–1879)在同样的期刊上也报告了紫水晶在可见光区呈现对左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异[16]。但多夫的实验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埃利希奥∙佩鲁卡(Eligio Perucca,1890–1965)在54年后(1914年)发表的“物理学年鉴”文章[17]否定了,他认为从多夫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任何支持或反对紫水晶中存在圆二色性的结论。佩鲁卡后来声称[18]:“对紫水晶进行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因为这种矿物的晶体构成极为复杂”。时隔158年,直到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才首次测得紫石英晶体的ECD光谱,足以证明该实验的难度[19]。
溶液圆二色性是艾梅∙奥古斯特∙科顿(Aimé Auguste Cotton,1869–1951)首次发现的:1895年,题为“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不等效吸收”[22]和“吸收物质的反常旋光色散”[23]的两篇短文,发表在法国科学院双周刊上,作者是时年26岁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博士生科顿。第一篇的描述即为现称的电子圆二色,第二篇为旋光色散。完整的85页论文发表于1896年,标题为“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和色散研究”,总结了科顿从1893年到1896年在导师马塞尔∙布里渊(Marcel Brillouin,1854–1948)和朱尔斯∙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维奥莱(Jules Louis Gabriel Violle,1841–1923)指导下的研究工作[24]。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科顿于189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科顿的论文中,首次报道了Cu(Ⅱ)、Cr(Ⅲ)的酒石酸或苹果酸络合物,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呈现反常旋光色散和电子圆二色现象,这就是1922年被瑞士化学家伊斯雷尔∙列夫席兹(Israel Lifschitz,1888–1953)命名为Cotton效应的一对伴生现象[2, 25]。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手性光谱(ORD和ECD)研究的振兴发生在1950–1960年间[3]。首先荷兰化学家约翰内斯∙马丁∙比约特(Johannes Martin Bijvoet,1892–1980年)于1951年开创性地发展了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分子绝对构型的方法[46];紧接着,1955年商品化的ORD光谱仪研制成功,1960年第一台商品化可同时测量ORD和ECD的光谱仪问世,方便科学家对ORD和ECD光谱展开系统研究;与此同时,人们对天然产物和光学活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当时的实验不具备波长扫描条件,只能根据可见区一些特征波长(在本生炉中加热锂、钠和铊等金属盐作为单色光源)的观测结果生成的若干CD和ORD数值来绘制手性光谱。仔细观察图 11,我们可以发现左右两个图是不一样的,在它们所呈现的科顿效应中,反常ORD的“S”形曲线是相同的,而相应的ECD曲线却呈现相反的方向,这就引起了一些混乱。科顿本人在两年后的一篇论文中纠正了图 11左图的错误。Laur [3]认为:科顿在1898年以前发表的所有椭圆度(作者注:即圆二色)的符号都应该倒置。虽然1933年斯托德∙托马斯∙理查德∙史密斯∙米切尔(Stotherd Thomas Richard Smith Mitchell,1897–1980)在其专著《科顿效应及其相关现象》[47]中给出正确的CD曲线(见图 11右),但没有作出任何评论。由于酒石酸络合物溶液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科顿效应的反转,这也是两个谱图存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因此后来的科学家对早期报道的ORD和CD数据持谨慎态度。1932年,库恩非常仔细地重复了科顿的工作,认为是完全正确的[48],尽管科顿初创的经典手性光谱图并不那么完美。
振动圆二色谱的第一次测量结果由霍尔兹沃思实验室于1974年发表[60],样品是2, 2, 2-三氟甲基-1-苯乙醇纯液体。由于VCD信号与仪器噪音水平接近,刚刚可辨认,所以该结果持续了一年未被证实。几乎与此同时,南加州大学菲利普∙约翰∙斯蒂芬斯(Philip John Stephens,1940–2012) [61]研发的VCD光谱仪采用ZnSe光学元件作为PEM,使其性能得以突破性地改善。1975年,霍尔兹沃思的实验不仅被斯蒂芬斯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劳伦斯∙纳菲(Laurence A. Nafie)和Jack Cheng所证实[62],而且得到了改进,并扩展到其他振动模式。1976年,纳菲、蒂姆∙凯德林(Tim Keiderling)和斯蒂芬斯[63]发表了第一篇关于VCD的完整论文,涵盖了多种手性分子的VCD测试。
式中,ψg0为振动基态对应的波函数,ψg1为第i个振动模式下的第一振动激发态波函数。$\hat \mu $和$\hat m $是电偶极和磁偶极跃迁矩算符。从式(3.9)可以看出,VCD的旋转强度是两个向量(电偶极和磁偶极跃迁矩)的标量乘积,这个乘积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取决于两个向量之间的角度,如果两个矢量相互正交,则旋转强度为零,其原理与式(3.7)和图 13是类似的。
VCD强度是由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的吸收率差值ΔA定义的,对ΔA的主导贡献也来自较高级的项——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磁偶极和电四极矩[45]。虽然电四极矩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方向平均上消失了,但电偶极和磁偶极跃迁矩的作用仍是VCD强度的主要贡献[56]。因此,VCD转动强度R的计算也需要同时考虑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电偶极矩的计算可以采用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可是对磁偶极矩的计算却不尽然,这是因为在玻恩-奥本海默近似下,虽然电偶极矩可以直接计算,但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却近似为零[55]。同一时期,有大量的近似理论模型出现,用于计算VCD强度。然而,用于近似计算电子对磁偶极矩贡献的理论模型的计算效果并不好,直到阿米安∙大卫∙白金汉(Amyand David Buckingham) [65]和斯蒂芬斯[66]师徒提出“磁场微扰方法”,才使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得到很好的近似,在该方法中,这一贡献可通过引入电子基态绝热方程得以计算。
1996年,詹姆斯∙R∙基斯曼(James R. Cheeseman)将斯蒂芬斯的磁场微扰方法应用于高斯电子软件包,使得研究人员可能对VCD光谱进行DFT计算[67],并结合理论计算解释实验VCD光谱。同时,第一台商用FT-VCD仪器由BioTools公司研发成功(图 15)。基于VCD理论计算和实验仪器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吸引了许多新来者进入这一令人兴奋的手性光谱新领域。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阿伯塔大学教授徐云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图 16)。2010年,她的研究小组与赵玉芬和章慧教授团队的侯建波博士合作,应用VCD光谱探究五配位磷化合物中氨基酸侧链的手性和手性磷中心的绝对构型,开创性地发现碳手性和磷手性分布在不同的VCD指纹区[68, 69];同时她也利用VCD技术为中国其他课题组所提供的天然产物揭示其手性结构信息[70]。
基斯曼的导师,加拿大理论化学家理查德∙F∙W∙贝德(Richard F. W. Bader,1931–2012)在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分子和固体中电子密度分布的拓扑分析[71],贝德关于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uantum Theory of Atoms in Molecules,QTAIM)被广泛用于量子化学和固体物理学。科学家用QTAIM来分析手性体系中非共价相互作用的性质。
Laur, P.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 Comprehensive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Berova, N.; Polavarapu, P. L.; Nakanishi, K.; Woody, R. W. Eds.; John Wiley & Sons, Ltd. : Chichester, UK, 2012; pp. 3-35.
Nafie, L. A. Infrared vibrational optical activity: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In Comprehensive Chiroptical Spectroscopy; Berova, N., Polavarapu, P. L., Nakanishi, K., Woody, R. W., Eds.; John Wiley & Sons, Ltd. : Chichester, UK, 2012; pp. 115-146.
1809年法国物理学家埃蒂安·路易斯∙马吕斯(Etienne Louis Malus,1775–1812)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确定了透射偏振光强度变化的规律(现称为Malus定律).而光学活性的发现则始于在多个科学领域跨界的两位法国物理学家,多米尼克-弗朗索瓦·让·阿拉果(Dominique-François Jean Arago,1786–1853)和让-巴蒂斯特·毕奥(Jean-Baptiste Biot,1774–1862),他们一起研究了石英的光学活性.1811年,阿拉果在研究中发现:当平面偏振光沿石英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时,其振动平面会相对原方向转过一个角度,这就是晶体中的旋光现象.同年阿拉果发明了光偏振计.毕奥还发现了偏振平面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种形式的石英(图 2).随后,毕奥用自己发明的旋光仪,观测到天然有机化合物如松节油液体,以及樟脑的酒精溶液、糖和酒石酸的水溶液的光学活性.毕奥在最初的研究中就注意到了旋光与波长的依赖关系,在石英晶体的旋光色散研究中得到了满意的验证,从而得出旋光与波长平方成反比的毕奥定律.类似的溶液研究则由于缺乏单色光源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
... 溶液圆二色性是艾梅∙奥古斯特∙科顿(Aimé Auguste Cotton,1869–1951)首次发现的:1895年,题为“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不等效吸收”[22]和“吸收物质的反常旋光色散”[23]的两篇短文,发表在法国科学院双周刊上,作者是时年26岁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博士生科顿.第一篇的描述即为现称的电子圆二色,第二篇为旋光色散.完整的85页论文发表于1896年,标题为“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和色散研究”,总结了科顿从1893年到1896年在导师马塞尔∙布里渊(Marcel Brillouin,1854–1948)和朱尔斯∙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维奥莱(Jules Louis Gabriel Violle,1841–1923)指导下的研究工作[24].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科顿于189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科顿的论文中,首次报道了Cu(Ⅱ)、Cr(Ⅲ)的酒石酸或苹果酸络合物,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呈现反常旋光色散和电子圆二色现象,这就是1922年被瑞士化学家伊斯雷尔∙列夫席兹(Israel Lifschitz,1888–1953)命名为Cotton效应的一对伴生现象[2, 25]. ...
...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手性光谱(ORD和ECD)研究的振兴发生在1950–1960年间[3].首先荷兰化学家约翰内斯∙马丁∙比约特(Johannes Martin Bijvoet,1892–1980年)于1951年开创性地发展了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分子绝对构型的方法[46];紧接着,1955年商品化的ORD光谱仪研制成功,1960年第一台商品化可同时测量ORD和ECD的光谱仪问世,方便科学家对ORD和ECD光谱展开系统研究;与此同时,人们对天然产物和光学活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
... 当时的实验不具备波长扫描条件,只能根据可见区一些特征波长(在本生炉中加热锂、钠和铊等金属盐作为单色光源)的观测结果生成的若干CD和ORD数值来绘制手性光谱.仔细观察图 11,我们可以发现左右两个图是不一样的,在它们所呈现的科顿效应中,反常ORD的“S”形曲线是相同的,而相应的ECD曲线却呈现相反的方向,这就引起了一些混乱.科顿本人在两年后的一篇论文中纠正了图 11左图的错误.Laur [3]认为:科顿在1898年以前发表的所有椭圆度(作者注:即圆二色)的符号都应该倒置.虽然1933年斯托德∙托马斯∙理查德∙史密斯∙米切尔(Stotherd Thomas Richard Smith Mitchell,1897–1980)在其专著《科顿效应及其相关现象》[47]中给出正确的CD曲线(见图 11右),但没有作出任何评论.由于酒石酸络合物溶液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科顿效应的反转,这也是两个谱图存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因此后来的科学家对早期报道的ORD和CD数据持谨慎态度.1932年,库恩非常仔细地重复了科顿的工作,认为是完全正确的[48],尽管科顿初创的经典手性光谱图并不那么完美. ...
5
1982
... 光学活性研究的兴起始于19世纪中叶,基于挪威物理学家亚当∙弗雷德里克∙奥拉夫∙阿恩特森(Adam Frederik Oluf Arndtsen,1829–1919) (图 4)于1858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12].阿恩特森对(+)-酒石酸水溶液进行了研究,利用太阳光,他能够直观地测定该溶液在一些主要的夫琅和费谱线[Fraunhofer lines,即C (656 nm)、D (589 nm)、E (527 nm)、b (517 nm)、F (486 nm)和e (438 nm)处]下的旋光度;确认并扩展了毕奥早期的发现,即(+)-酒石酸水溶液的旋光度在所研究的可见光区内有最大呈现,且随着浓度增加而红移(作者注:这一现象迄今未获得合理解释).这一结果使得瑞士化学家汉斯∙海因里希∙兰多尔特(Hans Heinrich Landolt,1831–1910)在1877年引进了“反常旋光色散”(Anomalous 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的表达[13],从此建立了对旋光色散(ORD)的描述,并于1879年在德国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光学活性的书——《有机物的旋光性及其实际应用》[14].兰多尔特对化合物光学性质的先驱性研究和应用使他成为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物理学家保罗∙卡尔∙路德维希∙德鲁德(Paul Karl Ludwig Drude,1863–1906)发展了光学现象的基本电磁理论,在1893年提出了旋光色散的德鲁德方程[4]. ...
... 尽管1895年发现的科顿效应轰动一时,但由于仪器手段的限制,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由几位欧洲科学家,例如法国的布吕阿,英国剑桥的物理化学家、法拉第学会的创始人托马斯∙马丁∙劳瑞(Thomas Martin Lowry,1874–1936),当时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工作的瑞士物理化学家维尔纳∙库恩(Werner Kuhn,1899–1963)以及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建立手性光谱中心的列夫席兹等,实现了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进行手性光谱测量[3, 4].除了命名Cotton效应外,列夫席兹还是第一个系统研究Cotton效应的实验数据与手性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关联的科学家.1928年,比利时物理学家莱昂∙罗森菲尔德(Léon Rosenfeld,1904–1974)用量子力学处理旋光问题[28],所得罗森菲尔德方程是现代旋光理论的基础(图 9).1936年,库恩对(‒)-2-丁醇和乳酸绝对构型的计算开启了一个新纪元[29]. ...
1809年法国物理学家埃蒂安·路易斯∙马吕斯(Etienne Louis Malus,1775–1812)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确定了透射偏振光强度变化的规律(现称为Malus定律).而光学活性的发现则始于在多个科学领域跨界的两位法国物理学家,多米尼克-弗朗索瓦·让·阿拉果(Dominique-François Jean Arago,1786–1853)和让-巴蒂斯特·毕奥(Jean-Baptiste Biot,1774–1862),他们一起研究了石英的光学活性.1811年,阿拉果在研究中发现:当平面偏振光沿石英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时,其振动平面会相对原方向转过一个角度,这就是晶体中的旋光现象.同年阿拉果发明了光偏振计.毕奥还发现了偏振平面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种形式的石英(图 2).随后,毕奥用自己发明的旋光仪,观测到天然有机化合物如松节油液体,以及樟脑的酒精溶液、糖和酒石酸的水溶液的光学活性.毕奥在最初的研究中就注意到了旋光与波长的依赖关系,在石英晶体的旋光色散研究中得到了满意的验证,从而得出旋光与波长平方成反比的毕奥定律.类似的溶液研究则由于缺乏单色光源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
... 光学活性研究的兴起始于19世纪中叶,基于挪威物理学家亚当∙弗雷德里克∙奥拉夫∙阿恩特森(Adam Frederik Oluf Arndtsen,1829–1919) (图 4)于1858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12].阿恩特森对(+)-酒石酸水溶液进行了研究,利用太阳光,他能够直观地测定该溶液在一些主要的夫琅和费谱线[Fraunhofer lines,即C (656 nm)、D (589 nm)、E (527 nm)、b (517 nm)、F (486 nm)和e (438 nm)处]下的旋光度;确认并扩展了毕奥早期的发现,即(+)-酒石酸水溶液的旋光度在所研究的可见光区内有最大呈现,且随着浓度增加而红移(作者注:这一现象迄今未获得合理解释).这一结果使得瑞士化学家汉斯∙海因里希∙兰多尔特(Hans Heinrich Landolt,1831–1910)在1877年引进了“反常旋光色散”(Anomalous 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的表达[13],从此建立了对旋光色散(ORD)的描述,并于1879年在德国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光学活性的书——《有机物的旋光性及其实际应用》[14].兰多尔特对化合物光学性质的先驱性研究和应用使他成为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物理学家保罗∙卡尔∙路德维希∙德鲁德(Paul Karl Ludwig Drude,1863–1906)发展了光学现象的基本电磁理论,在1893年提出了旋光色散的德鲁德方程[4]. ...
1
1877
... 光学活性研究的兴起始于19世纪中叶,基于挪威物理学家亚当∙弗雷德里克∙奥拉夫∙阿恩特森(Adam Frederik Oluf Arndtsen,1829–1919) (图 4)于1858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12].阿恩特森对(+)-酒石酸水溶液进行了研究,利用太阳光,他能够直观地测定该溶液在一些主要的夫琅和费谱线[Fraunhofer lines,即C (656 nm)、D (589 nm)、E (527 nm)、b (517 nm)、F (486 nm)和e (438 nm)处]下的旋光度;确认并扩展了毕奥早期的发现,即(+)-酒石酸水溶液的旋光度在所研究的可见光区内有最大呈现,且随着浓度增加而红移(作者注:这一现象迄今未获得合理解释).这一结果使得瑞士化学家汉斯∙海因里希∙兰多尔特(Hans Heinrich Landolt,1831–1910)在1877年引进了“反常旋光色散”(Anomalous 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的表达[13],从此建立了对旋光色散(ORD)的描述,并于1879年在德国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光学活性的书——《有机物的旋光性及其实际应用》[14].兰多尔特对化合物光学性质的先驱性研究和应用使他成为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物理学家保罗∙卡尔∙路德维希∙德鲁德(Paul Karl Ludwig Drude,1863–1906)发展了光学现象的基本电磁理论,在1893年提出了旋光色散的德鲁德方程[4]. ...
1
1879
... 光学活性研究的兴起始于19世纪中叶,基于挪威物理学家亚当∙弗雷德里克∙奥拉夫∙阿恩特森(Adam Frederik Oluf Arndtsen,1829–1919) (图 4)于1858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12].阿恩特森对(+)-酒石酸水溶液进行了研究,利用太阳光,他能够直观地测定该溶液在一些主要的夫琅和费谱线[Fraunhofer lines,即C (656 nm)、D (589 nm)、E (527 nm)、b (517 nm)、F (486 nm)和e (438 nm)处]下的旋光度;确认并扩展了毕奥早期的发现,即(+)-酒石酸水溶液的旋光度在所研究的可见光区内有最大呈现,且随着浓度增加而红移(作者注:这一现象迄今未获得合理解释).这一结果使得瑞士化学家汉斯∙海因里希∙兰多尔特(Hans Heinrich Landolt,1831–1910)在1877年引进了“反常旋光色散”(Anomalous 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的表达[13],从此建立了对旋光色散(ORD)的描述,并于1879年在德国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光学活性的书——《有机物的旋光性及其实际应用》[14].兰多尔特对化合物光学性质的先驱性研究和应用使他成为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物理学家保罗∙卡尔∙路德维希∙德鲁德(Paul Karl Ludwig Drude,1863–1906)发展了光学现象的基本电磁理论,在1893年提出了旋光色散的德鲁德方程[4]. ...
1
1847
... 早在1847年,奥地利矿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卡尔∙冯∙海丁格(Wilhelm Karl von Haidinger,1795–1871)就在“物理学年鉴”上报道了在紫石英晶体(图 5)中观察到晶体的圆二色性[15],1860年,气象学之父,普鲁士物理学和气象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多夫(Heinrich Wilhelm Dove,1803–1879)在同样的期刊上也报告了紫水晶在可见光区呈现对左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异[16].但多夫的实验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埃利希奥∙佩鲁卡(Eligio Perucca,1890–1965)在54年后(1914年)发表的“物理学年鉴”文章[17]否定了,他认为从多夫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任何支持或反对紫水晶中存在圆二色性的结论.佩鲁卡后来声称[18]:“对紫水晶进行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因为这种矿物的晶体构成极为复杂”.时隔158年,直到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才首次测得紫石英晶体的ECD光谱,足以证明该实验的难度[19]. ...
1
1860
... 早在1847年,奥地利矿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卡尔∙冯∙海丁格(Wilhelm Karl von Haidinger,1795–1871)就在“物理学年鉴”上报道了在紫石英晶体(图 5)中观察到晶体的圆二色性[15],1860年,气象学之父,普鲁士物理学和气象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多夫(Heinrich Wilhelm Dove,1803–1879)在同样的期刊上也报告了紫水晶在可见光区呈现对左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异[16].但多夫的实验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埃利希奥∙佩鲁卡(Eligio Perucca,1890–1965)在54年后(1914年)发表的“物理学年鉴”文章[17]否定了,他认为从多夫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任何支持或反对紫水晶中存在圆二色性的结论.佩鲁卡后来声称[18]:“对紫水晶进行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因为这种矿物的晶体构成极为复杂”.时隔158年,直到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才首次测得紫石英晶体的ECD光谱,足以证明该实验的难度[19]. ...
1
1914
... 早在1847年,奥地利矿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卡尔∙冯∙海丁格(Wilhelm Karl von Haidinger,1795–1871)就在“物理学年鉴”上报道了在紫石英晶体(图 5)中观察到晶体的圆二色性[15],1860年,气象学之父,普鲁士物理学和气象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多夫(Heinrich Wilhelm Dove,1803–1879)在同样的期刊上也报告了紫水晶在可见光区呈现对左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异[16].但多夫的实验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埃利希奥∙佩鲁卡(Eligio Perucca,1890–1965)在54年后(1914年)发表的“物理学年鉴”文章[17]否定了,他认为从多夫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任何支持或反对紫水晶中存在圆二色性的结论.佩鲁卡后来声称[18]:“对紫水晶进行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因为这种矿物的晶体构成极为复杂”.时隔158年,直到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才首次测得紫石英晶体的ECD光谱,足以证明该实验的难度[19]. ...
2
1919
... 早在1847年,奥地利矿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卡尔∙冯∙海丁格(Wilhelm Karl von Haidinger,1795–1871)就在“物理学年鉴”上报道了在紫石英晶体(图 5)中观察到晶体的圆二色性[15],1860年,气象学之父,普鲁士物理学和气象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多夫(Heinrich Wilhelm Dove,1803–1879)在同样的期刊上也报告了紫水晶在可见光区呈现对左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异[16].但多夫的实验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埃利希奥∙佩鲁卡(Eligio Perucca,1890–1965)在54年后(1914年)发表的“物理学年鉴”文章[17]否定了,他认为从多夫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任何支持或反对紫水晶中存在圆二色性的结论.佩鲁卡后来声称[18]:“对紫水晶进行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因为这种矿物的晶体构成极为复杂”.时隔158年,直到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才首次测得紫石英晶体的ECD光谱,足以证明该实验的难度[19]. ...
... 早在1847年,奥地利矿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卡尔∙冯∙海丁格(Wilhelm Karl von Haidinger,1795–1871)就在“物理学年鉴”上报道了在紫石英晶体(图 5)中观察到晶体的圆二色性[15],1860年,气象学之父,普鲁士物理学和气象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多夫(Heinrich Wilhelm Dove,1803–1879)在同样的期刊上也报告了紫水晶在可见光区呈现对左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异[16].但多夫的实验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埃利希奥∙佩鲁卡(Eligio Perucca,1890–1965)在54年后(1914年)发表的“物理学年鉴”文章[17]否定了,他认为从多夫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任何支持或反对紫水晶中存在圆二色性的结论.佩鲁卡后来声称[18]:“对紫水晶进行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因为这种矿物的晶体构成极为复杂”.时隔158年,直到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才首次测得紫石英晶体的ECD光谱,足以证明该实验的难度[19]. ...
1
... 早在1847年,奥地利矿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威廉∙卡尔∙冯∙海丁格(Wilhelm Karl von Haidinger,1795–1871)就在“物理学年鉴”上报道了在紫石英晶体(图 5)中观察到晶体的圆二色性[15],1860年,气象学之父,普鲁士物理学和气象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多夫(Heinrich Wilhelm Dove,1803–1879)在同样的期刊上也报告了紫水晶在可见光区呈现对左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异[16].但多夫的实验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埃利希奥∙佩鲁卡(Eligio Perucca,1890–1965)在54年后(1914年)发表的“物理学年鉴”文章[17]否定了,他认为从多夫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任何支持或反对紫水晶中存在圆二色性的结论.佩鲁卡后来声称[18]:“对紫水晶进行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任何结果,因为这种矿物的晶体构成极为复杂”.时隔158年,直到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才首次测得紫石英晶体的ECD光谱,足以证明该实验的难度[19].10.3866/PKU.DXHX202105009.F005
... 溶液圆二色性是艾梅∙奥古斯特∙科顿(Aimé Auguste Cotton,1869–1951)首次发现的:1895年,题为“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不等效吸收”[22]和“吸收物质的反常旋光色散”[23]的两篇短文,发表在法国科学院双周刊上,作者是时年26岁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博士生科顿.第一篇的描述即为现称的电子圆二色,第二篇为旋光色散.完整的85页论文发表于1896年,标题为“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和色散研究”,总结了科顿从1893年到1896年在导师马塞尔∙布里渊(Marcel Brillouin,1854–1948)和朱尔斯∙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维奥莱(Jules Louis Gabriel Violle,1841–1923)指导下的研究工作[24].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科顿于189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科顿的论文中,首次报道了Cu(Ⅱ)、Cr(Ⅲ)的酒石酸或苹果酸络合物,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呈现反常旋光色散和电子圆二色现象,这就是1922年被瑞士化学家伊斯雷尔∙列夫席兹(Israel Lifschitz,1888–1953)命名为Cotton效应的一对伴生现象[2, 25]. ...
1
1895
... 溶液圆二色性是艾梅∙奥古斯特∙科顿(Aimé Auguste Cotton,1869–1951)首次发现的:1895年,题为“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不等效吸收”[22]和“吸收物质的反常旋光色散”[23]的两篇短文,发表在法国科学院双周刊上,作者是时年26岁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博士生科顿.第一篇的描述即为现称的电子圆二色,第二篇为旋光色散.完整的85页论文发表于1896年,标题为“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和色散研究”,总结了科顿从1893年到1896年在导师马塞尔∙布里渊(Marcel Brillouin,1854–1948)和朱尔斯∙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维奥莱(Jules Louis Gabriel Violle,1841–1923)指导下的研究工作[24].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科顿于189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科顿的论文中,首次报道了Cu(Ⅱ)、Cr(Ⅲ)的酒石酸或苹果酸络合物,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呈现反常旋光色散和电子圆二色现象,这就是1922年被瑞士化学家伊斯雷尔∙列夫席兹(Israel Lifschitz,1888–1953)命名为Cotton效应的一对伴生现象[2, 25]. ...
2
1896
... 溶液圆二色性是艾梅∙奥古斯特∙科顿(Aimé Auguste Cotton,1869–1951)首次发现的:1895年,题为“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不等效吸收”[22]和“吸收物质的反常旋光色散”[23]的两篇短文,发表在法国科学院双周刊上,作者是时年26岁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博士生科顿.第一篇的描述即为现称的电子圆二色,第二篇为旋光色散.完整的85页论文发表于1896年,标题为“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和色散研究”,总结了科顿从1893年到1896年在导师马塞尔∙布里渊(Marcel Brillouin,1854–1948)和朱尔斯∙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维奥莱(Jules Louis Gabriel Violle,1841–1923)指导下的研究工作[24].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科顿于189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科顿的论文中,首次报道了Cu(Ⅱ)、Cr(Ⅲ)的酒石酸或苹果酸络合物,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呈现反常旋光色散和电子圆二色现象,这就是1922年被瑞士化学家伊斯雷尔∙列夫席兹(Israel Lifschitz,1888–1953)命名为Cotton效应的一对伴生现象[2, 25]. ...
... 溶液圆二色性是艾梅∙奥古斯特∙科顿(Aimé Auguste Cotton,1869–1951)首次发现的:1895年,题为“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不等效吸收”[22]和“吸收物质的反常旋光色散”[23]的两篇短文,发表在法国科学院双周刊上,作者是时年26岁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博士生科顿.第一篇的描述即为现称的电子圆二色,第二篇为旋光色散.完整的85页论文发表于1896年,标题为“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和色散研究”,总结了科顿从1893年到1896年在导师马塞尔∙布里渊(Marcel Brillouin,1854–1948)和朱尔斯∙路易斯∙加布里埃尔∙维奥莱(Jules Louis Gabriel Violle,1841–1923)指导下的研究工作[24].基于这些重要发现,科顿于189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科顿的论文中,首次报道了Cu(Ⅱ)、Cr(Ⅲ)的酒石酸或苹果酸络合物,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呈现反常旋光色散和电子圆二色现象,这就是1922年被瑞士化学家伊斯雷尔∙列夫席兹(Israel Lifschitz,1888–1953)命名为Cotton效应的一对伴生现象[2, 25]. ...
... VCD强度是由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的吸收率差值ΔA定义的,对ΔA的主导贡献也来自较高级的项——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磁偶极和电四极矩[45].虽然电四极矩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方向平均上消失了,但电偶极和磁偶极跃迁矩的作用仍是VCD强度的主要贡献[56].因此,VCD转动强度R的计算也需要同时考虑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电偶极矩的计算可以采用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可是对磁偶极矩的计算却不尽然,这是因为在玻恩-奥本海默近似下,虽然电偶极矩可以直接计算,但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却近似为零[55].同一时期,有大量的近似理论模型出现,用于计算VCD强度.然而,用于近似计算电子对磁偶极矩贡献的理论模型的计算效果并不好,直到阿米安∙大卫∙白金汉(Amyand David Buckingham) [65]和斯蒂芬斯[66]师徒提出“磁场微扰方法”,才使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得到很好的近似,在该方法中,这一贡献可通过引入电子基态绝热方程得以计算. ...
1
1951
...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手性光谱(ORD和ECD)研究的振兴发生在1950–1960年间[3].首先荷兰化学家约翰内斯∙马丁∙比约特(Johannes Martin Bijvoet,1892–1980年)于1951年开创性地发展了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分子绝对构型的方法[46];紧接着,1955年商品化的ORD光谱仪研制成功,1960年第一台商品化可同时测量ORD和ECD的光谱仪问世,方便科学家对ORD和ECD光谱展开系统研究;与此同时,人们对天然产物和光学活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
2
1933
... 左:科顿于1896年报道的谱图;右:Mitchell报道的谱图[47] ...
... 当时的实验不具备波长扫描条件,只能根据可见区一些特征波长(在本生炉中加热锂、钠和铊等金属盐作为单色光源)的观测结果生成的若干CD和ORD数值来绘制手性光谱.仔细观察图 11,我们可以发现左右两个图是不一样的,在它们所呈现的科顿效应中,反常ORD的“S”形曲线是相同的,而相应的ECD曲线却呈现相反的方向,这就引起了一些混乱.科顿本人在两年后的一篇论文中纠正了图 11左图的错误.Laur [3]认为:科顿在1898年以前发表的所有椭圆度(作者注:即圆二色)的符号都应该倒置.虽然1933年斯托德∙托马斯∙理查德∙史密斯∙米切尔(Stotherd Thomas Richard Smith Mitchell,1897–1980)在其专著《科顿效应及其相关现象》[47]中给出正确的CD曲线(见图 11右),但没有作出任何评论.由于酒石酸络合物溶液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科顿效应的反转,这也是两个谱图存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因此后来的科学家对早期报道的ORD和CD数据持谨慎态度.1932年,库恩非常仔细地重复了科顿的工作,认为是完全正确的[48],尽管科顿初创的经典手性光谱图并不那么完美. ...
1
1932
... 当时的实验不具备波长扫描条件,只能根据可见区一些特征波长(在本生炉中加热锂、钠和铊等金属盐作为单色光源)的观测结果生成的若干CD和ORD数值来绘制手性光谱.仔细观察图 11,我们可以发现左右两个图是不一样的,在它们所呈现的科顿效应中,反常ORD的“S”形曲线是相同的,而相应的ECD曲线却呈现相反的方向,这就引起了一些混乱.科顿本人在两年后的一篇论文中纠正了图 11左图的错误.Laur [3]认为:科顿在1898年以前发表的所有椭圆度(作者注:即圆二色)的符号都应该倒置.虽然1933年斯托德∙托马斯∙理查德∙史密斯∙米切尔(Stotherd Thomas Richard Smith Mitchell,1897–1980)在其专著《科顿效应及其相关现象》[47]中给出正确的CD曲线(见图 11右),但没有作出任何评论.由于酒石酸络合物溶液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科顿效应的反转,这也是两个谱图存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因此后来的科学家对早期报道的ORD和CD数据持谨慎态度.1932年,库恩非常仔细地重复了科顿的工作,认为是完全正确的[48],尽管科顿初创的经典手性光谱图并不那么完美. ...
... VCD强度是由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的吸收率差值ΔA定义的,对ΔA的主导贡献也来自较高级的项——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磁偶极和电四极矩[45].虽然电四极矩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方向平均上消失了,但电偶极和磁偶极跃迁矩的作用仍是VCD强度的主要贡献[56].因此,VCD转动强度R的计算也需要同时考虑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电偶极矩的计算可以采用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可是对磁偶极矩的计算却不尽然,这是因为在玻恩-奥本海默近似下,虽然电偶极矩可以直接计算,但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却近似为零[55].同一时期,有大量的近似理论模型出现,用于计算VCD强度.然而,用于近似计算电子对磁偶极矩贡献的理论模型的计算效果并不好,直到阿米安∙大卫∙白金汉(Amyand David Buckingham) [65]和斯蒂芬斯[66]师徒提出“磁场微扰方法”,才使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得到很好的近似,在该方法中,这一贡献可通过引入电子基态绝热方程得以计算. ...
1
2002
... VCD强度是由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的吸收率差值ΔA定义的,对ΔA的主导贡献也来自较高级的项——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磁偶极和电四极矩[45].虽然电四极矩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方向平均上消失了,但电偶极和磁偶极跃迁矩的作用仍是VCD强度的主要贡献[56].因此,VCD转动强度R的计算也需要同时考虑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电偶极矩的计算可以采用玻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可是对磁偶极矩的计算却不尽然,这是因为在玻恩-奥本海默近似下,虽然电偶极矩可以直接计算,但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却近似为零[55].同一时期,有大量的近似理论模型出现,用于计算VCD强度.然而,用于近似计算电子对磁偶极矩贡献的理论模型的计算效果并不好,直到阿米安∙大卫∙白金汉(Amyand David Buckingham) [65]和斯蒂芬斯[66]师徒提出“磁场微扰方法”,才使电子对磁偶极矩的贡献得到很好的近似,在该方法中,这一贡献可通过引入电子基态绝热方程得以计算. ...
1
1996
... 1996年,詹姆斯∙R∙基斯曼(James R. Cheeseman)将斯蒂芬斯的磁场微扰方法应用于高斯电子软件包,使得研究人员可能对VCD光谱进行DFT计算[67],并结合理论计算解释实验VCD光谱.同时,第一台商用FT-VCD仪器由BioTools公司研发成功(图 15).基于VCD理论计算和实验仪器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吸引了许多新来者进入这一令人兴奋的手性光谱新领域.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阿伯塔大学教授徐云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图 16).2010年,她的研究小组与赵玉芬和章慧教授团队的侯建波博士合作,应用VCD光谱探究五配位磷化合物中氨基酸侧链的手性和手性磷中心的绝对构型,开创性地发现碳手性和磷手性分布在不同的VCD指纹区[68, 69];同时她也利用VCD技术为中国其他课题组所提供的天然产物揭示其手性结构信息[70]. ...
1
2010
... 1996年,詹姆斯∙R∙基斯曼(James R. Cheeseman)将斯蒂芬斯的磁场微扰方法应用于高斯电子软件包,使得研究人员可能对VCD光谱进行DFT计算[67],并结合理论计算解释实验VCD光谱.同时,第一台商用FT-VCD仪器由BioTools公司研发成功(图 15).基于VCD理论计算和实验仪器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吸引了许多新来者进入这一令人兴奋的手性光谱新领域.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阿伯塔大学教授徐云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图 16).2010年,她的研究小组与赵玉芬和章慧教授团队的侯建波博士合作,应用VCD光谱探究五配位磷化合物中氨基酸侧链的手性和手性磷中心的绝对构型,开创性地发现碳手性和磷手性分布在不同的VCD指纹区[68, 69];同时她也利用VCD技术为中国其他课题组所提供的天然产物揭示其手性结构信息[70]. ...
1
... 1996年,詹姆斯∙R∙基斯曼(James R. Cheeseman)将斯蒂芬斯的磁场微扰方法应用于高斯电子软件包,使得研究人员可能对VCD光谱进行DFT计算[67],并结合理论计算解释实验VCD光谱.同时,第一台商用FT-VCD仪器由BioTools公司研发成功(图 15).基于VCD理论计算和实验仪器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吸引了许多新来者进入这一令人兴奋的手性光谱新领域.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阿伯塔大学教授徐云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图 16).2010年,她的研究小组与赵玉芬和章慧教授团队的侯建波博士合作,应用VCD光谱探究五配位磷化合物中氨基酸侧链的手性和手性磷中心的绝对构型,开创性地发现碳手性和磷手性分布在不同的VCD指纹区[68, 69];同时她也利用VCD技术为中国其他课题组所提供的天然产物揭示其手性结构信息[70]. ...
1
2016
... 1996年,詹姆斯∙R∙基斯曼(James R. Cheeseman)将斯蒂芬斯的磁场微扰方法应用于高斯电子软件包,使得研究人员可能对VCD光谱进行DFT计算[67],并结合理论计算解释实验VCD光谱.同时,第一台商用FT-VCD仪器由BioTools公司研发成功(图 15).基于VCD理论计算和实验仪器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吸引了许多新来者进入这一令人兴奋的手性光谱新领域.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阿伯塔大学教授徐云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图 16).2010年,她的研究小组与赵玉芬和章慧教授团队的侯建波博士合作,应用VCD光谱探究五配位磷化合物中氨基酸侧链的手性和手性磷中心的绝对构型,开创性地发现碳手性和磷手性分布在不同的VCD指纹区[68, 69];同时她也利用VCD技术为中国其他课题组所提供的天然产物揭示其手性结构信息[70]. ...
1
1985
... 基斯曼的导师,加拿大理论化学家理查德∙F∙W∙贝德(Richard F. W. Bader,1931–2012)在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分子和固体中电子密度分布的拓扑分析[71],贝德关于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uantum Theory of Atoms in Molecules,QTAIM)被广泛用于量子化学和固体物理学.科学家用QTAIM来分析手性体系中非共价相互作用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