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麒麟, 吴仪, 罗毅, 刘媛, 吴凯群. 掌心里的天机——从旋光、特异性识别到手性污染[J]. 大学化学, 2023, 38(4): 88 -97 . |
[2] |
翁玉华, 许振玲, 潘蕊, 张春艳, 吕银云, 阮婵姿, 董志强, 阮永红, 张来英, 方雪明, 彭淑女, 任艳平. 与时俱进地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109085 - . |
[3] |
李娇, 冯红艳, 金谷, 朱平平. 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小型试剂库改造[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9029 - . |
[4] |
韩丽君, 徐彦军, 郝向洪, 刘丰茂, 刘丹, 潘灿平. 2,4-滴原药中游离酚的含量测定——推荐一个农药相关杂质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42 - . |
[5] |
章子恒, 胡然, 马艺瑾, 孙兴蓉, 马思维, 朱忍, 曹秋娥, 周川华.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1012 - . |
[6] |
欧阳小清,董志强,阮婵姿,潘蕊,吕银云,张春艳,翁玉华,许振玲,颜长明,任艳平. 基础化学教学实验室试剂和仪器的科学细化管理[J]. 大学化学, 2019, 34(5): 57 -64 . |
[7] |
刘扬. 浅析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J]. 大学化学, 2019, 34(4): 16 -19 . |
[8] |
刘扬.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课程——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10): 110 -114 . |
[9] |
张伟庆,张建辉,余小岚. 在移动终端上远程实时监控实验室和操作仪器[J]. 大学化学, 2019, 34(1): 98 -103 . |
[10] |
徐烜峰,李维红,边磊,关玲,李恩敬,张奇涵. 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问题的思考[J]. 大学化学, 2018, 33(4): 41 -45 . |
[11] |
欧阳小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系教学实验室访学见闻[J]. 大学化学, 2018, 33(2): 75 -81 . |
[12] |
翁玉华, 颜长明, 张春艳, 阮永红, 张来英, 彭淑女, 方雪明, 任艳平. 如何精准做好化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J]. 大学化学, 2018, 33(12): 39 -45 . |
[13] |
任晓红,于正刚,王振芳,修霭田,许效红. 管式炉催化反应实验教学的改进[J]. 大学化学, 2017, 32(8): 49 -52 . |
[14] |
刘扬. DNA分析仪测定聚合酶活性——介绍一个化学生物学实验[J]. 大学化学, 2017, 32(8): 42 -48 . |
[15] |
张春艳,翁玉华,董志强,欧阳小清,阮婵姿,潘蕊,许振玲,颜长明,任艳平. “6S”在高校基础化学教学实验室细化管理中的灵活应用[J]. 大学化学, 2017, 32(4): 40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