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斌; 章文伟; 张剑荣. 大学化学, 2016, 31 (11), 111. | 2 | 张树永; 侯文华; 刁国旺. 大学化学, 2017, 32 (9), 1. | 3 | 张树永; 张剑荣; 陈六平. 大学化学, 2009, 44 (4), 24. | 4 | 张树永; 张剑荣; 陈六平. 大学化学, 2016, 31 (9), 1. | 5 |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 6 | 2013-3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 7 | 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化学, 2017, 32 (8), 1. | 8 | Anderson, L. W.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 9 | 张树永; 朱亚先. 中国大学教学, 2018, (5), 26. | 10 | 张树永. 中国大学教学, 2014, (4), 48. | 11 | 杨玲; 吕明泉; 杨德胜. 大学化学, 2010, 25 (6), 23. | 12 | 朱莉娜; 邵松雪; 弓保津; 沈海云; 商闯. 大学化学, 2018, 33 (6), 21. | 13 | 黎莹; 胡谷平; 蔡涛; 薛玮; 陈六平. 大学化学, 2015, 30 (2), 15. | 14 | 朱平平; 冯红艳; 金谷; 查正根; 郑媛; 兰泉; 高明丽; 盛翔. 大学化学, 2017, 32 (12), 48. | 15 | 周祖新; 王爱民; 黄莎华; 程利平; 肖秀珍. 大学化学, 2016, 31 (9), 33. | 16 | 肖小华; 邹小勇; 张杰鹏; 闫素君; 邵光; 林志强; 陈六平. 大学化学, 2013, 28 (4), 36. | 17 | 牛国兴; 高翔; 徐华龙. 大学化学, 2012, 27 (4), 27. | 18 | 陈水生; 乔瑞; 张淑萍; 时兆菊; 盛良全. 大学化学, 2014, 29 (6),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