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2020, 35(5): 115-120 doi: 10.3866/PKU.DXHX202003105

专题

UOOC平台与腾讯课堂相结合的“在线异步教学”

陈彦涛,1, 胡惠媛1, 杨波1, 任祥忠1, 李翠华1, 王国成2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Combining the UOOC Platform and the Tencent Classroom

Chen Yantao,1, Hu Huiyuan1, Yang Bo1, Ren Xiangzhong1, Li Cuihua1, Wang Guocheng2

通讯作者: 陈彦涛,Email: ytchen@szu.edu.cn

收稿日期: 2020-03-29   接受日期: 2020-04-23  

基金资助: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018,#494

Received: 2020-03-29   Accepted: 2020-04-23  

摘要

新冠病毒大规模爆发,在线教学成为教师首选。而避免网络拥堵和保证学习效果是在线教学面临的两难问题。我们借助于UOOC平台和腾讯课堂,以“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课程为样本,实践了新型“线上异步教学”模式。其中,SPOC课程便于学生自主安排时间;“章节测验”和“生生互评”则有利于学生获得多角度反馈;小课题侧重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总体而言,“在线异步教学”模式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保证了疫情期间的教学质量,也为打造“金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在线教学 ; 异步教学 ; 翻转课堂 ; UOOC平台 ; 腾讯课堂

Abstract

The COVID-19 broke out on a large scale, and online teaching became the first choice for teachers. Avoiding network congestion and ensuring learning effects are the dilemmas faced by online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UOOC platform and the Tencent Classroom, taking the "Polymer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ourse as a sample, we suggested a new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model. Among them, the SPOC course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manage their learning time; "Chapter Quiz" and "Student-to-Student Mutual Evaluation" are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obtain multi-angle feedback; project tasks are focused on case analysis so that students carry out inquiry-based learning. Overall, the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model breaks the time and space restriction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guarante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uring the epidemic,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creating a "golden class".

Keywords: Online teaching ; Asynchronous teaching ; Flipped classroom ; UOOC platform ; Tencent classroom

PDF (253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陈彦涛, 胡惠媛, 杨波, 任祥忠, 李翠华, 王国成. UOOC平台与腾讯课堂相结合的“在线异步教学”. 大学化学[J], 2020, 35(5): 115-120 doi:10.3866/PKU.DXHX202003105

Chen Yantao.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Combining the UOOC Platform and the Tencent Classroom. University Chemistry[J], 2020, 35(5): 115-120 doi:10.3866/PKU.DXHX202003105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突发而至,严峻的疫情迫使全国乃至全球的学校进入停课状态。为确保国内高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教育部发文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力图在疫情防控期间达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1]。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在线教学成为了教师们的首选[2, 3]。在深圳大学教务部的组织和指导下,我校师生主要采取了智慧课堂工具与视频直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中,学习通、Blackboard、优课联盟(UOOC)平台及中国大学MOOC (慕课)等智慧课堂工具,用来对接学生选课名单或提供线上学习资料;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视频软件用来直播教学现场。本文以“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课程的线上教学为例,对“UOOC平台+腾讯课堂”的“在线异步教学”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1 教学思路

线上自主学习固然能避免网络拥堵,但容易流于形式,难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为此,我们设计了异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新型“线上异步教学”模式。SPOC课程以UOOC平台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授课课件等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为督促学生开展深度的自主学习,我们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改进:

(1)每章都进行线上测验,并引导学生对主观题开展“生生互评”;

(2)直播授课过程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辨析、总结,把微课视频所学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

(3)布置小课题(project),就课程知识点所对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线上公开汇报和生生互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相当于“翻转课堂”。

2 实施方案

“线上异步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五个环节:线上建课、自主学习、直播授课、案例分析及公开汇报。按照实施先后顺序,又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图1

图1   在线异步授课模式的操作流程图


2.1 第一阶段:线上建课

线上建课的主要任务是利用UOOC平台搭建SPOC课程。为了快速满足授课要求,我们选取了UOOC平台现有慕课课程“高分子物理(王国成)”作为授课视频来源。根据学时要求,我们删去了部分视频,并对部分知识点做了重新阐述。UOOC平台由深圳大学维护,与学校教务系统对接,方便学生选课及成绩发布,这也是我们选择UOOC平台进行网络授课的原因之一。

学生选课结束后,我们利用QQ通讯软件建立QQ群,以便及时发布课程消息、网络讨论和互动答疑等(图2)。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群公告和群日历确保学生收到重要提醒;群空间容量为10G,可以长期免费存放学习资料。

图2

图2   QQ群(手机端)功能截图


2.2 第二阶段:异步教学

异步教学是本课程的主体部分,自主学习和视频直播按单双周交替进行。学生按照课程进度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初步掌握课程知识点。授课教师则利用平台统计系统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图3),辅以在线章节测验的方式确保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

图3

图3   UOOC教师版电脑端(左)统计功能及学生手机端(右)界面截图


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做铺垫,结合学生线上测验情况,授课教师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讲授课程,对重点、难点再次讲解,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归纳。以本课程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为例:在实体课堂授课通常需要3–4学时,而线上微课视频只需要2学时就能把相关知识点讲解清楚。在直播授课过程中,我们使用1.5学时,结合思维导图(图4)把本章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高分子链结构进行理解掌握。在总学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图4

图4   “高分子链的结构”章节部分的思维导图


我们选择“腾讯课堂”软件作为直播工具(图5)。腾讯课堂(老师极速版)支持分享屏幕、PPT播放,允许学生举手发言、答题卡、考勤数据一键导出,且含有学生观看时间等信息。此外,直播视频支持无限次回放及下载,便于学生随时复习。

图5

图5   “腾讯课堂”教师版电脑端(左)及学生版手机端(右)界面截图

内图为教学效果反馈


2.3 第三阶段:翻转课堂

为增强学生自学效果,保证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布置小课题任务,并引入“生生互评”环节。小课题内容如图6所示,如“医用口罩”相关的高分子材料既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效性,也能使用课程知识进行解释或阐述。这些小课题不但保证了课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利于学生领悟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即“以分子运动为出发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宏观性能”。小课题类似于附加题,要占用学生更多课外时间。为此,我们把小课题作为过程性考核评优的基本条件,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承担案例分析任务的积极性。

图6

图6   本课程涉及到的小课题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小课题的“公开汇报”准备放在最后两次课进行;此时基础知识已经讲完,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知识点进行点评、补充,其他学生则进行“生生互评”。小课题一方面给予了部分优秀学生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是一次相互督促、取长补短的过程。

作为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生生互评”也被应用在了章节测验主观题的评阅过程中。例如,“聚乙烯的内聚能密度为259 J∙cm−3,作为塑料被应用在力学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近年来,聚乙烯成为了防弹衣的关键材料,请问如何优化才能制备满足防弹要求的高性能聚乙烯材料?”该类问答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只给了三条线索:减少支化链的形成、提高分子量和取向诱导结晶。我们发现学生在“生生互评”过程中,评定的分数基本合理,甚至有不少同学给出了到位的点评。在第三次直播时,我们又对题目以及评分标准做了详细叙述,学生不但理解了课程知识,也对相应题目有了深层次理解。

3 效果反馈

第二次直播结束后,我们利用腾讯课堂的答题卡功能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示于图5(内图)。在学习效果方面,27%的学生认为“在线异步教学”更好,另有27%的学生认为实体课堂更好,其他学生认为两者差不多;而与全程直播相比,76%的学生赞同“在线异步教学”模式,只有4%的学生明确希望全程直播。这说明学生非常认可异步SPOC教学模式,只是稍微倾向于把集中授课放在教室里进行。此外,有41%的学生接受“翻转课堂”模式,只有7%的学生满足于及格就好,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不想停留在书本层面,希望能“学以致用”。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在线异步教学”模式与战德臣等[4]提出的新型大学教学模式在理念上是相近的,也即通过自主学习、集中授课和翻转课堂三种方式,分别达到对知识的识记、领会和运用等三个层次,也是学生把书从厚读薄再到厚的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把在教室进行的环节改成了线上直播;同时强化了“生生互评”这一环节,让学生相互督促、取长补短。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本文提出的“在线异步教学”模式具有可复制性,既方便广大高校教师快速构建SPOC课程,也突破了疫情期间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推动学生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吸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返校后,线上直播改为教室授课,仍然可以作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案继续使用,从而为打造“金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02-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本文引用: 1]

李兴华; 刘治彤; 唐梦寒; 朱成建; 俞寿云. 大学化学, 2020, 35 (5), 24.

URL     [本文引用: 1]

张来英; 吴伟泰; 李海燕; 唐果. 大学化学, 2020, 35 (5), 33.

URL     [本文引用: 1]

战德臣; 王立松; 王杨; 萧潇. MOOC + SPOCs +翻转课堂(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