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Basic Med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1-03-18 接受日期: 2021-05-17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1-03-18 Accepted: 2021-05-17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basic med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is course was excavated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syllabus revision, case design, formative evaluation, construction of onlin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and teachers' morality construction were perform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rigorous scientific spirit, seeking truth attitude, good experimental habits, sincere and cooperative team spirit and consciou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basic medical chemistry was explor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teach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way in the non-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core value education of Chinese socialism was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curriculum. The moral value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was conducted in unconscious way. The system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other non-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刘绍乾, 钱频, 王曼娟, 张寿春, 卢红梅.
Liu Shaoqian.
1 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是高校为医学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医学生化学基础理论、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形成良好的理科思维模式,为医学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化学基础。基于该课程及医学专业的特点,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有以下意义。
1.1 致力于正确地扣好三观的第一粒扣子
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新生,思想单纯且可塑性强,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积极进取的良好愿望。
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到大一新生的各类课程教学的课堂内外,与思政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地站稳高校讲台,为大一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抵御其他价值观渗透的能力,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也是实现培养什么样人的最合适的时机。
1.2 有助于实现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面对的都是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主要从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工作,如临床医生,他们每天既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又要与患者及其家属打交道。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科学严谨、敬畏生命的工作态度,更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和个人品质。同时,实验的预习、操作的规范、实验结果的记录、数据的处理对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要求,实验课程比理论课程要求更直接、具体、明确,因此,在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的职业道德,尤为有效。
2 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为了做好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思政教育工作,在基础化学实验课堂中将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梳理为一观、一主义和三意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国主义教育、及绿色化学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我们从教学大纲修订、思政案例设计、设计教学模式、增加形成性评价、建设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师德师风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2.1 修订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
实验教学不仅注重知识技能提高,更要注意综合素养提升,通过实践动手启发学生思维。化学实验思政教育目标就属于思维训练,就是教育学课程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我们修订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将实验内容模块化分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情感目标(表 1),以此作为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教学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同时,通过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有效避免了在课堂上生硬地加入一些让学生听起来较突兀的思政观点,导致课程思政工作呈现“两张皮”问题,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表1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情感目标设计表
实验模块 | 情感目标 | 实验项目 |
基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 1. 学生能支持绿色化学理念 2. 学生能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 3. 学生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意识 4. 学生能从我国化学发展史中感受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 | 实验绪论 |
基本技能与操作实验 | 1. 学生愿意尝试协同合作 2. 学生认识生命科学的严谨、特殊性 3. 学生辩证认识酸碱平衡体系 |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其性质 |
1. 学生能实事求是进行数据记录 |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 |
理化常数与测定实验 | 学生从性质实验中感受“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内因和外因”等辩证唯物关系 1. 学生从性质实验中体会“动态平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等化学思维 2. 学生自觉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提升绿色化学意识 | 同离子效应和溶度积原理 |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 | ||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 ||
1. 学生感受建构模型的思维来研究问题 | 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 | |
1. 学生能实事求是进行数据记录 2. 学生意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形成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 消毒水中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 |
水的纯度及总硬度测定 | ||
1. 学生能实事求是进行数据记录 2. 学生能主动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自来水中微量氟 | |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 | ||
无机化合物的提纯、制备实验 | 1. 学生尝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2. 学生能科学严谨地进行数据记录 | 氯化钠的提纯 |
溶胶的制备、净化和性质 |
以案例设计为切入点,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如:“化学实验绪论课”“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水的总硬度测定”“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等等。在“化学实验绪论课”中,以某知名高校实验室氢气瓶爆炸的案例,警示学生化学实验中潜在的危险性,并强调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我国科学家的研究史,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从传统中医药中找到了治疗疟疾药物并以身试药,最终拯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科学家、诺贝奖获得者屠呦呦等案例让学生感受科学精神和激发其爱国情怀。
在“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实验中,以某医学专业博士生在培养细胞过程中,因为将培养基缓冲溶液的pH计算错误,导致培养细胞因酸中毒而死亡的案例,强调生命科学的严谨性、特殊性,培养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水的总硬度测定”实验中,以湘江水质污染以及20世纪日本的水俣病为案例,警示学生环境污染,特别是水质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特别强调因为化学实验的特殊性,若实验中处理不当,比如对实验废液废气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安全事故,从而培养学生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在“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引入心电图仪的工作原理,并介绍心电图仪发明者荷兰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爱因托芬,以及生物电发现者意大利解剖学家伽利略伐尼等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执着和奉献,激发学生对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在学习及工作中的挑战精神和奉献精神等等。以这些事例为案例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严谨求实,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2 增加形成性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通常实验分为预习、实验和实验报告撰写三个环节,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和习惯,每一个环节如何落实是关键。实验的平时考核若仅凭教师印象和实验报告给分,实验平时成绩似乎在极大地“帮助”学生通过课程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到了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形成性评价,从而使得教学反馈缺少连续性。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运用在线实验学习平台的评估功能,对当次实验的每一环节完成情况予以记录,学生可以在每一次实验结束48小时内获得一个关于实验三个环节完成情况的反馈评价量表,学生能详细了解自己实验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不足。通过及时实验反馈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后续实验过程中做出积极的改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2.3 设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情调查显示大一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实验不是很多,为了提升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三分之二的实验项目为个人实验,但对于较复杂或者操作较多的实验,学生独立完成质量不高。例如,“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是一个涉及到仪器分析的实验,既有溶液的定量配制又有仪器的操作,对于大一新生,该实验较复杂。有意设置多人同组,各自负责不同的环节,每个组员的操作规范性及完成质量最终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好坏。在这样的小组实验中,为确保自己负责的环节不掉链子,学生会更加重视自己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练习操作、规范操作的自觉性。通过合理设计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验完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4 建设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将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外
为了实现党中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育人工作必须覆盖学生的课外时空。在tronclass线上教学平台上,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例如,如何写预习报告,如何查阅文献和物质的理化数据,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线解答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教育。例如,在“配合物的生成与性质”实验中有一个验证沉淀平衡向配位平衡转化的实验,首先在试管中用AgNO3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再加入15 mol·L-1 NH3·H2O溶解AgCl沉淀,使之变为透明溶液,即可证明沉淀平衡向配位平衡发生了移动。但是,在少数学生的实验中,AgCl沉淀溶解不了,得不到透明溶液。这是什么原因呢?显然,这是因为试剂用量不当造成的。因为如果在生成AgCl沉淀的反应中,使用的AgNO3与NaCl的量超过规定用量,生成的AgCl沉淀太多,按规定量加入的NH3·H2O就不足以和AgCl完全反应生成[Ag(NH3)2]+配离子,因此AgCl沉淀不能被完全溶解,导致实验失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样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实验原理,化学实验中并不是试剂用量越多现象越明显,相反,如果不遵循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不仅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额外的环境污染。通过解答这类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强化学生化学实验中环保意识。在线推送中国科技发展史话,开展“当代爱国主义与钱学森年代爱国主义的共同点是什么”等问题的讨论,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身正为范的立德树人作用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是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灵魂。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心中怀有家国情怀,怀有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认同并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主动将课程思政融于其教学过程中。因此,我们要求课程组的全体教师除了应该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集体活动外,还要自己认真学习学校发布的教师守则,党员教师更要坚持每天在“学习强国”上学习各种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及其他时事政治,从家国情怀、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努力进取、关爱并尊重学生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自身专业及政治修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身正为范的立德树人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构建了一个在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全程全方位的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体系。
3 结语
我们从教学大纲修订、思政案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形成性评价增加、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以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为例,进行了一系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的全程全方位的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体系,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该体系已经完成两个学年的实践,个别环节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将进一步实践并总结经验,希望使该体系成为一个具有更完备的思政功能、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使之不仅能满足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育要求,也能为其他非思政类课程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可借鉴范例。
参考文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