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燕. 新形势下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革[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07077-. |
[2] |
黄军, 周颖琳, 吕占霞, 高珍, 李美仙. 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大学化学, 2022, 37(4): 2110023-. |
[3] |
袁耀锋, 王宝绪, 黄良森, 成佳佳.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异构化产物[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5010-. |
[4] |
奚忠华, 陆大东, 戴洁, 叶涛, 章文伟. 核磁共振技术测定联萘酚的对映体纯度[J]. 大学化学, 2022, 37(2): 2109027-. |
[5] |
翟云云, 李蕾, 刘海清. 仪器分析实验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203003-0. |
[6] |
简慧敏, 张桂玲, 谭丽菊, 包木太. 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203075-0. |
[7] |
张鹏, 张倩, 钟华, 丁彩凤. 邻苯二甲醛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光谱分析——推荐一个仪器分析实验[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012040-. |
[8] |
林佳丽, 王建, 陈珠灵, 袁耀锋.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实践的探讨[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010045-. |
[9] |
邵伟, 张万群, 胡万群, 李维维, 盛翔, 柯玉萍, 杨凯平, 孙晴, 朱平平. 线上线下混合式“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践与思考——以气相色谱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1, 36(7): 2012012-. |
[10] |
李华敏, 彭淑女, 陈招斌, 杨利民.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5043-. |
[11] |
马忠华, 曹秀芳, 江洪, 马济美. 核磁共振原理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教学处理[J]. 大学化学, 2021, 36(4): 2004004-. |
[12] |
兰景凤, 王威, 沈永雯, 樊衍昕, 俞娥, 李莲花, 陆广农. 用“锌”看世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0062-. |
[13] |
胡万群, 张万群, 邵伟, 杨凯平, 李维维, 孙晴, 朱平平.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3): 2011003-. |
[14] |
陈文学, 刘莎莎, 李会香. “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实验的改进[J]. 大学化学, 2021, 36(2): 2002045-. |
[15] |
董建伟,李雪娇,蔡乐,缪应纯. 以去氢弯孢霉素NMR结构解析讲授本科生波谱分析课程[J]. 大学化学, 2020, 35(3): 11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