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若璞, 徐一泽, 王政林, 徐大振. 高效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及其在多组分串联反应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 2022, 37(6): 2108011-. |
[2] |
文巍, 李朝星, 叶芳秀, 李静烽, 郭其祥. 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α-氨基酮[J]. 大学化学, 2022, 37(5): 2111009-. |
[3] |
毛双. 坚持教研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疫情下的结构化学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58-163. |
[4] |
李厚金, 许阳, 钟云竹, 章笑研, 朱芳, 陈六平. Ugi四组分一锅法高效合成结构独特的活性生物碱化合物[J]. 大学化学, 2020, 35(4): 178-186. |
[5] |
刘萍. 从分子间作用力看新冠病毒的前世今生[J]. 大学化学, 2020, 35(12): 9-12. |
[6] |
蒋历辉,陈国辉,王微宏,邹应萍,罗一鸣. 苯甲酸、对甲苯胺、乙酰苯胺三组分分离实验教学设计[J]. 大学化学, 2020, 35(1): 98-104. |
[7] |
张利,张卫,韩莉,宰建陶,陈虹锦,马荔. 草酸亚铁制备及组分测定综合实验之更新探索[J]. 大学化学, 2019, 34(5): 42-45. |
[8] |
牛丽红,周云,于莹,张源,吴彼伦,麦炜琦. C18反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J]. 大学化学, 2019, 34(5): 46-50. |
[9] |
张新. 色谱法中的谱带和色谱峰[J]. 大学化学, 2017, 32(9): 52-58. |
[10] |
韦美菊,陈飞武,李旭琴,叶亚平,袁文霞. 多组分体系相图中的杠杆原理形式[J]. 大学化学, 2016, 31(5): 73-77. |
[11] |
梁妍钰. 共沸点存在的充分条件[J]. 大学化学, 2015, 30(1): 82-88. |
[12] |
谢天尧, 刘丹, 赖瑢, 戴宗, 陈六平, 巢晖. 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检测的研究式开放性实验[J]. 大学化学, 2014, 29(6): 38-40. |
[13] |
黑恩成, 刘国杰. 对浓度限制条件R'的几点看法[J]. 大学化学, 2013, 28(4): 64-66. |
[14] |
张嘉捷, 何巧红, 赵璇, 方文军. 超疏水固体表面的制作及形成机理的探讨——介绍一个新实验[J]. 大学化学, 2012, 27(4): 56-59. |
[15] |
王稼国, 荆西平. 弱共价相互作用——不可忽略的分子间作用力[J]. 大学化学, 2012, 27(4): 8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