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2022, 37(1): 2104008-0 doi: 10.3866/PKU.DXHX202104008

教学研究与改革

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  提高环境育人质量

翁玉华, 许振玲, 潘蕊, 张春艳, 阮婵姿, 吕银云, 董志强, 方雪明, 张来英, 彭淑女, 王翊如,, 任艳平,

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eng Yuhua, Xu Zhenling, Pan Rui, Zhang Chunyan, Ruan Chanzi, Lü Yinyun, Dong Zhiqiang, Fang Xueming, Zhang Laiying, Peng Shunü, Wang Yiru,, Ren Yanping,

通讯作者: Email: yrwang@xmu.edu.cn(王翊如)Email: ypren@xmu.edu.cn(任艳平)

收稿日期: 2021-04-6   接受日期: 2021-06-7  

基金资助: 2021年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  20212058
教育部2020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002060029
2019年厦门大学“课程思政”建设资助计划项目
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Received: 2021-04-6   Accepted: 2021-06-7  

Abstract

Laboratory teaching involves teaching, management, service and environment education. A good laboratory environment can not only play a subtle role in stud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aboratory environment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centered" at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Chemistry, Xiamen Univers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plicable and popularized construction scheme for laboratory teaching "ideological politics".

Keywords: Laboratory environment ;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 Environment education ; Quality improvement

PDF (248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翁玉华, 许振玲, 潘蕊, 张春艳, 阮婵姿, 吕银云, 董志强, 方雪明, 张来英, 彭淑女, 王翊如, 任艳平. 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  提高环境育人质量. 大学化学[J], 2022, 37(1): 2104008-0 doi:10.3866/PKU.DXHX202104008

Weng Yuhua. 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iversity Chemistry[J], 2022, 37(1): 2104008-0 doi:10.3866/PKU.DXHX202104008

“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要在学科教学教育中潜移默化、长期推进的重点工程。古人云,“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性[1]。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室,实验教学过程涉及指导教师、实验教学服务、实验环境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等硬件和软件资源。在实验室里的实验教学过程涉及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所以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育人过程,实验室是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环境,或者说实验室就是实验教学“思政”的“情境”场所。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责任心教育、审美能力培养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也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说在理论课堂上“思政”重在方向的指引,在实验室里就是“思政”能力的有效训练和有效实践。各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下面具体介绍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简称“厦大实验中心”)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提高实验环境育人功能,强化实验环境内涵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思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1 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是师生高频度的交流场所。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除了其高效服务于实验教学的专业功能外,肩负着更重要的“无声胜有声”的育人功能,对人才培养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更凸显了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厦大实验中心”不断深化环境育人的理念,坚持实验教学环境质量提升,本着安全、规范、高效服务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理念,从实验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细微做起,强化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并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中心标准[2-8]”,即公用物品及公用仪器摆放遵循“三定”原则(定物、定位、定量);对精密仪器实行“五防”(防震、防潮、防扰、防尘、防腐)、“三明”(名称明确、型号明确、性能状态明确)和“三位一体”(学生、教师、教辅三位,仪器一体(台))管理;对化学试剂实行“三定”(定位、定容、定量)和“标识三明”(名称明确、浓度明确、性质明确)管理等(如图 14)。体现了在实验室里的一切(人、事、物)都要做到高标准、高要求、高目标、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好,尽管学生可能一时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但知道其努力的方向。

图1

图1   实验室中消防器材、垃圾桶、废液桶等的“定位”放置和明确“标识”


图2

图2   临时发放到学生实验室的实验器材“三定”放置


图3

图3   整齐摆放的十字夹、铁圈、坐凳等


图4

图4   巧妙设计、量身定制的清洁工具柜、真空泵柜


“中心标准”的建立与实施,对实验室内的人、事、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好地解决了实验室房屋环境以及仪器设备的分类、放置和维护等问题,不仅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了学生实验的安全顺利进行,还有利于对身临其境的学生进行文明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安全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寓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养成教育于实验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心标准”,处处体现对实验教学环境的人性化管理和对学生的贴心化服务,富含实验教学的“思政”元素。

当然,也可把应用于实验室管理的“中心标准”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学生宿舍的管理,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2 良好的实验环境就是实验教学“思政”的极佳“情境”

上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中心标准”的建立与实施,使得干净、整洁的实验室里的一切物品及其摆放方式除了其专业要求和专业功能外,都是实验教学“天然”的“思政”元素。

2.1 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是环境育人的基础

走进“厦大实验中心”可以看到,从实验室的地面到做实验的工作台面,从桌面摆放的实验仪器、试剂瓶到柜子里和抽屉里放置的实验用品,从实验坐凳到清洁工具的摆放等,整个实验室整整齐齐,所有有关实验用品及试剂依规定位置摆放并加以明确标识。

当然,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环境建设,产生主人翁意识,就会自觉维护实验室环境。所以,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要将自己所用的仪器及其他用品整理归位,值日生要对公用台面进行整理,并对实验室进行例行清扫,整个过程由指导教师全程监督,最后由值日生、指导教师、教辅依次检查并签名确认,做到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将实验室卫生工作做到日常化、制度化,学生在离开实验室的时候能够将实验室恢复到进实验室之前整齐整洁的状态,即“来”啥样,“走”啥样。优美的实验环境对学生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境中,同学之间会相互影响,让学生看到“别人能做好,我也能做好”,以环境育人的过程悄然带动以人育人,这就是所谓的朋辈效应和群体效应,这也是环境育人的魅力所在。良好的实验习惯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改变学生的想法、行为、习惯进而改变其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中心标准”建立和实施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这样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里耳濡目染,并能从日常行为出发,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地进行基本管理训练,把规范做事当成一种习惯、一种本能反应。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这也就是所谓的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人与环境和谐统一。

良好的实验环境是人才培养的特殊课堂,将学生“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

2.2 安全的实验环境是环境育人的保障

整洁、有序的实验环境离不开“安全”元素,安全的实验环境是环境育人的保障。

干净、整洁的实验室里“定位”摆放的这些物品,似乎也有灵性,总眨巴着眼睛在给师生传递和诉说着什么,给人以警醒和思考。如图 1中醒目、直观的“定位”和“标识”,有的是温馨提示的安全线,有的就是警戒线,如定位放置的消防器材、定位安装的喷淋器和洗眼器等急救设施,警示学生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电、火以及化学试剂安全,并在紧急情况下知道在哪里取用;定位放置的废液桶、垃圾桶也提醒学生不能随便乱倒废液、乱丢垃圾,并及时分类回收废液和清理个人垃圾。

这些消防及急救设施也时刻警示师生,在实验室里没有100%的安全(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有潜在的危险),只有100%的安全防范和责任意识。所以,在实验室里,要手把手地对身临水、火、电、毒、伤“情境”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首先教育学生要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做好安全防护是第一位的,如在实验室里要穿实验服、实验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等;第二是教育学生遇到安全问题要有行动意识,不能漠视不管。要有求救和自救的意识,并要有正确采取求救和自救行动措施的能力,如正确有效使用灭火器、灭火毯、喷淋器、洗眼器等;安全意识即责任意识,所以第三是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意识,将来作为领导在决策时,要考虑安全问题,在行动时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他人的安全问题。

现在培养的大学生是要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要引领、教育和感染周围的人。所以,对学生安全教育不仅关乎到每一个学生,更是关乎到其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安全,充分发挥实验室安全“情境”教育大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意识,使学生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3 积极创设优美的实验环境,营造“美无处不在”的育人氛围

创设优美的实验环境,营造“美无处不在”的育人氛围,这也是对环境育人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对学生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力。

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审美教育借助美的事物对学生进行刺激与引导,使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丰富[9],这与实验教学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不谋而合[10]

干净、整洁的实验室里“定位”摆放的这些实验用品及其摆放方式(如图 3)就是“以美育人”的素材资源,对全方位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创造美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过程。这些实验用品,在如何摆放安全、科学并方便学生取用的大前提下,如何摆放漂亮,需要思考、设计,需要“智”和审“美”观;这些东西用完后要放回原位,方便自己、方便他人,这是“德”的体现;要把这些用品摆放得漂亮,不仅需要思考、设计,更需要实践,即使举手之“劳”也需要做功,这就是“劳”的体现。有美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美的行动。环境美了,以美育人;人有美德,环境就更美了,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即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实验室里这些实验用品富有创意的摆放,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渗透。《标准》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在于自觉遵守[11]。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做好实验用品的归位和摆放,我们把实验室安全和规范要求以图片的形式做成PPT在实验室滚动播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影响,学生自然就心领神会。

在“厦大实验中心”,可以说“美无处不在”,如巧妙设计、量身定制的清洁工具柜、真空泵柜[3, 12] (图 4)等使实验环境更安全、更漂亮,无不凸显着我们实验技术人员的审美力和责任心。“厦大实验中心”的实验室细化建设与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细节之美也彰显我们实验技术人员的悉心与细心之美。

创设优美的实验环境,营造“美无处不在”的育人氛围,以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育美和以美育德的效果。安全、整齐、整洁、优美的实验环境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4 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无时、无处不体现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无时、无处不体现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如“中心标准”中对实验环境、仪器的“三位一体”管理(图 5)体现了教师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责任心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并产生行动力;上述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无不体现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特别对学生强调要规范操作,一是为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二是为了得到科学的数据和科学的结果,看似是对学生安全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归根结底都是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图5

图5   实验环境、仪器的“三位一体”管理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就必须让学生实际承担责任,在一定“情境”中通过亲身的活动来进行。比如,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课都是一人一套实验仪器,一人一个独立实验柜,第一次实验课要求学生照仪器清单清点好仪器并押金免费使用密码锁独立管理,从专业角度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实验过程中损坏或丢失的仪器按规定要求折价赔偿,也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本学期最后一次实验课同样要求学生照仪器清单清点,缺少或损坏的要一次性按折价购买补齐。这样一来,学生随手丢仪器、不爱惜仪器等不良行为就很少见了。

实验室的固体垃圾和废液都是按要求分类回收于专用的容器中(如图 1),在投放固体垃圾或倒废液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并三思后再行动,否则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投放垃圾或倒废液过程也是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实践过程。

电热恒温水浴锅是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为了使水浴锅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延长其寿命,在水浴锅用完后,要及时将其中的水倒干净,再用干净抹布将水浴锅里外残留的水擦干净,再放回柜子里,这也是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有了责任心,就会使师生树立敬业、勤业的意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做任何事情,每个人都倾其所能,倾其所力做好,这也是责任心的表现。责任心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要不断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提高其责任意识。

5 结语

“厦大实验中心”始终把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系以及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心标准”的建立与实施从最深处渗透出其以人为本、以美育人、以德育人的本质。把实验环境建设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实践、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环境中得到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责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全方位培养。实验教学借助实验环境这个“天然”的思政“情境”,让学习者通过对其“情境”的观察、思考、感悟而获得认知,当然,也需要指导教师的点拨、引导而使其认识得到升华,达到育人的效果。如何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如何发挥好实验环境的育人功能等还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浅探"环境育人"与"品格育人"的重要意义. [2021-02-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e37c10102wksj.html

[本文引用: 1]

张春艳; 翁玉华; 董志强; 欧阳小清; 阮婵姿; 潘蕊; 许振玲; 颜长明;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17, 32 (4), 40.

URL     [本文引用: 1]

翁玉华; 颜长明; 张春艳; 阮永红; 张来英; 彭淑女; 方雪明;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18, 33 (12), 39.

DOI:10.3866/PKU.DXHX201804002      [本文引用: 1]

张春艳; 吕银云; 潘蕊; 翁玉华; 阮婵姿; 欧阳小清; 董志强; 许振玲; 颜长明;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19, 34 (2), 3.

URL    

欧阳小清; 董志强; 阮婵姿; 潘蕊; 吕银云; 张春艳; 翁玉华; 许振玲; 颜长明;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19, 34 (5), 64.

URL    

吕银云; 翁玉华; 潘蕊; 张春艳; 董志强; 欧阳小清; 阮婵姿; 许振玲; 彭淑女;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21, 36 (2), 1912017.

URL    

吕银云; 潘蕊; 翁玉华; 阮永红; 吴平平; 张来英; 彭淑女; 陈玉清; 张春艳; 董志强; . 大学化学, 2021, 36 (2), 2003064.

URL    

翁玉华; 潘蕊; 许振玲; 颜长明; 欧阳小清; 董志强; 张春艳; 阮婵姿; 吕银云;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21, 36 (4), 2004091.

URL     [本文引用: 1]

审美教育的功能. [2021-02-24]. https://wenda.so.com/q/1476018409726940

[本文引用: 1]

王翊如; 邓顺柳; 吕银云; 任艳平. 大学化学, 2021, 36 (4), 2011014.

URL     [本文引用: 1]

习中, 刘海波. 育人贵在"细"和"实". [2021-02-24]. http://www.doc88.com/p-536790308123.html

[本文引用: 1]

吴平平; 徐晓明; 夏文生. 大学化学, 2018, 33 (5), 33.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