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仪器分析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与探索——以绪论为例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Course under the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Situation: Taking the Introduction as an Example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3-10 接受日期: 2020-03-16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0-03-10 Accepted: 2020-03-16
疫情当前,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在线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仪器分析课程是大学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师生和生生都只能“云听见”或“云见面”的情况下,设计多种师生交互互动的教学环节有助于保证在线教学效果。作者以绪论课为例,介绍了教师按照O-AMAS理念“目标O+激活A+多元学习M+有效测评A+简要总结S”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以及授课班级学生的反馈。
关键词:
During the wide spread of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carrying out the effective onlin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and discussion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emistry. In the time wh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only "hear" or "meet" online, how do we ensure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Taking the introduction part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process and fruits of their efforts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y.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王荷芳.
Wang Hefang.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爆发的情况下,2020年春季学期普遍延期开学。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倡议[1]。许多平台免费开放了各种网络资源,教师们也纷纷分享了在线教学的经验和思考[2, 3]、以及利用一些网络平台进行课程建设或在线直播教学的技巧和经验[4–10]。在南开大学教务处和各院系的组织下,化学学院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团队也精心设计和开展了课程在线教学。本文以课程绪论部分为例,介绍了基于O-AMAS,即“目标Objectives +激活Activation +多元学习Multi-learning +有效测评Assessment +简要总结Summary”模式的在线教学设计和教学反馈。
1 在线教学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1)教师学习相关平台使用、安装小软件(我们采用雨课堂和腾讯会议);(2)建立课程微信/QQ群,告诉学生上课平台,要求他们关注雨课堂公众号和安装腾讯会议;(3)提前在雨课堂发布课程网络直播教学公告、分组公告(包括组长任命),要求学生按分组通知建立各小组讨论群。
2 仪器分析课程绪论教学设计
2.1 预习课件设计
课前预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发布预习课件(可链接视频),引导学生预习时思考,并设计一些习题和互动,让学生在上课前在线提交,方便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上课时有的放矢。
在本次在线教学的绪论预习课件中,我们首先通过雨课堂投票题调研学生的网络情况,告诉学生上直播课的要求,通过主观题调研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印象(认知)和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期待。我们精心挑选了陈薇院士的一段视频(https://v.qq.com/x/page/a3061ant4fx.html),让学生在雨课堂反馈看完视频后感想。设置完成期限是课前两天,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沟通特殊情况。毕竟完全线上授课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第一次,网络也是第一次面临那么多人同时网上学习的挑战。
2.2 课堂直播教学设计
线上授课,学生没有返校,在师生、生生只能通过语音直播“云听见”的情况下(为避免网络拥堵,较少使用“云见面”的视频直播),如何保证直播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课堂直播教学设计运用了南开大学有效教学团队引入的有效教学O-AMAS模型。绪论部分的直播课堂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绪论课堂教学O-AMAS设计
目标 Objectives | 1.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 2.认知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地位,深度了解仪器分析课程。 3.深度体会分析化学一般创新研究过程。 4.结合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中对仪器分析的要求,提高学生对学习仪器分析课程的更深认知和使命感,思索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科研是怎样保障人类社会的安全。 |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 教学内容 仪器分析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及参考书、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区别和联系,仪器分析的特点、分类、发展趋势、分析化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和考查要素、仪器分析课程学习方法、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 |
教学对象:化学伯苓班大二学生 | ||||
班级人数:44 | ||||
教学设施:PPT、雨课堂、腾讯会议 | ||||
教学活动设计 | 时长 | 材料和教具 | 备注 | |
激活 Activation | 活动1 1.引入“你是我的眼”歌曲和眼睛图片。 2.提问说到眼睛大家能想到什么?弹幕作答。 3.引出科学研究的眼睛--仪器分析课程。 活动2 目标:拉近师生距离、生生相互熟悉(obj-1)。 内容: 1.雨课堂投票,学生对主讲教师的了解程度; 2.教师自我介绍; 3.学生发课堂投稿介绍自己。 | 15 min | PPT、歌曲、漫画图片、雨课堂、腾讯会议 | 活动1:通过“眼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也可激发人文情怀。 活动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个性。提升学生使用信息科技平台的能力。 |
多元学习 Multi-learning | 活动1 目标:认知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和联系、仪器分析的优点、局限、分类和应用(obj-2)。 内容: 1.雨课堂提问调研学生了解过或用过什么仪器,分别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教师查看结果后讲授仪器分析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3.雨课堂选择题,关于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正确说法选项。随机点名学生回答与人类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仪器分析应用。 活动2 目标:认知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和分析科研过程(obj-3,4)。 内容: 1.雨课堂提问学生当前疫情和仪器分析最相关的是什么? 2.分析化学中常强调3S和2A,分别指什么? 3.学生通过雨课堂作答,教师查看结果后重点讲授相关内容,重点突出分析化学创新研究要素,最后简介课程要求和成绩认定方法等。 | 活动1:25 min 活动2:30 min | PPT、雨课堂、腾讯会议 | 活动1:调研学生曾经了解过或用过什么仪器,互动并有助于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程度。选择题有助于让学生及时巩固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关系。随机点名有助于课中抓学生注意力,体会仪器分析应用广泛。 活动2:结合当前疫情,让学生体会课程与人类社会实际生活或者生死存亡密切相关,激发自主学习热情。教师的讲授层层递进,讲述分析化学科研一般进程及创新要素,激发学生科研思维热情和创新的使命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迫在眉睫! |
有效测评 Assessment | 目标:测评分析化学科研创新要素(obj-4)。 内容: 1.雨课堂提问,创建一种新分析方法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2.小组作答,画图雨课堂投稿。 | 15 min | 纸和笔、雨课堂、腾讯会议 | 及时巩固分析化学科研创新要素;小组作答便于生生学习,画图方式呈现是思维再创造的过程 |
简要总结 Summary | 目标:总结加深印象。 活动:出门票,今天学了啥?哪个部分印象最深? | 5 min | 纸和笔、雨课堂 | 学生简要总结本次课堂所学,并反馈教学效果 |
网络直播授课中,能与学生共情的图片和语言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激活环节,我们在PPT首页引入了契合学生年龄的眼睛漫画图片,并截取“你是我的眼”歌曲高潮一两句配乐,通过雨课堂主观题提问学生看到眼睛能想到什么,让学生弹幕作答,进而引出“科学研究的眼睛”——仪器分析课程。接着添加了关于授课教师的几个选项,让学生选择之前是否上过该教师的课、认识、听说过、或从没听说过该教师,也有“请以你认为最好的方式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你、记住你”的互动。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认识“仪器分析”课程这个“Ta”。后面的多元学习部分,我们主要采用雨课堂提问、作答的方式,中间来一两次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一方面是考虑隔几分钟让他们回答问题有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出教师后续要讲的内容。主要教学内容讲完后,及时来个有效测评,巩固他们刚学的知识,但要求小组画图作答,促进生生线上交流学习。画图也是一个知识再创造和加工的过程。最后做本次直播课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次课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3 课后作业设计
作业环节除了呼应教学内容外,还可以有所拓展,正所谓讲一练二。我们设计的课后作业是“请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向大众介绍为什么新冠病毒肺炎诊断会出现假阴性的科普推送,并提出可能的改善思考。形式可以是海报、视频、音频,或多种形式结合。完成后在雨课堂提交。”。由于需要调研、小组讨论,所以从布置作业到提交作业,我们给学生留出了一周时间。
3 仪器分析课程绪论的教学实施和学生反馈
线上授课采用了“雨课堂+腾讯会议平台”。雨课堂互动答题和语音直播,但学生不开雨课堂声音,用腾讯会议的声音,学生通过雨课堂弹幕、答题和腾讯会议语音等参与互动。绪论预习部分,学生提交了他们对分析化学的印象和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期待,到结课时让学生评判是否达到了他们的期待。最让教师感动的是同学们提交的看了陈薇院士视频后的反馈。部分学生的回答截屏见图1。这不正是我们想渗透给学生的科研工作者该有的情怀和素养吗?这不就是润“生”细无声的课程思政吗?
图1
绪论作业全部九个小组都提交了答案,有四组以微信推送形式作答,两组做了视频,三组做了海报。微信推送和海报画面图文并茂,还有的小组成员还自己画漫画,知识点和版面设计相得益彰;做视频的同学结合自己做的PPT和从网上剪辑的部分视频、照片,再加上小组成员的配音,都非常棒!作业中,学生们阐述了新冠肺炎检测中关于采样(包括样品的代表性、样品储存和运输)、分析物、试剂及材料、原理或技术创新以及仪器创新等方面的思考。通过完成作业,学生们深度学习了痕量生物分析方法,体会了样品分析的重要过程及创新之道。同时,这种作业内容和方式也提升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小组协作精神和领导力,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当下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部分微信推送截屏展示见图2。
图2
4 结语
在南开大学教务处和雨课堂平台等的帮助下,我们的在线直播教学已越来越平稳。O-AMAS教学设计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在课程教学大目标下细化每次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激活环节快速把学生的注意力抓回课堂,多元学习环节强调以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测评环节及时巩固教学内容和反馈教学效果,简单总结环节总结本次课所学。当然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环节也需要根据单次课程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总之,遵循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机会,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都是有效教学。相信在“两性一度”的指导下,教师们的精心设计和各种信息技术的联合使用定会让我们的高校教学迎来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