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苇, 鹿现永, 田东亮. 基于“大学化学”的科创培育模式探索[J]. 大学化学, 2023, 38(9): 47 -51 . |
[2] |
张娟, 刘庆普, 雷敬卫, 谢彩侠, 纪永升, 麻秋娟. 混合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实践运用——以“气相色谱分析法”为例[J]. 大学化学, 2023, 38(5): 13 -20 . |
[3] |
张立珠, 文爱花, 汤爱平, 范峰. 服务于新农科的环境岩土与生态保护课程中化学知识体系设计[J]. 大学化学, 2023, 38(3): 176 -183 . |
[4] |
许晶, 付颖.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8): 2206048 - . |
[5] |
张焦焦, 孙鹏志, 金鹿, 潘乐. 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化学教学中的挑战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8): 2205048 - . |
[6] |
雷然, 邓书端, 李向红. “新农科”背景下林业院校植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8): 2110093 - . |
[7] |
宋晓丽, 刘俊亮, 吴德峰. 小学教育专业“基础化学-倾向生活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7): 2110048 - . |
[8] |
程景, 杨雪苹, 金剑, 干为, 任鹏.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多维度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J]. 大学化学, 2022, 37(3): 2105055 - . |
[9] |
张春芳, 刘子扬, 赵紫琳, 凡绿洁, 张攒, 商艳丽, 霍树营, 马刚. 大学生研究性教学实践——以芳香烃核磁共振的理论计算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12): 2205012 -0 . |
[10] |
翟全国, 蒋育澄, 胡满成, 李淑妮, 高胜利. “元素与元素周期律”课程设计如何体现“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J]. 大学化学, 2022, 37(11): 2202048 -0 . |
[11] |
徐玲, 刘冰, 焦宝娟, 胡满成, 高胜利. 基础无机化学“f区元素”课程设计的新认识和重构[J]. 大学化学, 2022, 37(11): 2208030 -0 . |
[12] |
张群, 李秀艳, 李昕, 孙志敏, 姜延, 张秀芹.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美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手性为例[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205080 -0 . |
[13] |
侯美静, 孙浩, 刘杰, 魏标, 陈水生, 武海, 凡素华.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202046 -0 . |
[14] |
刘永红, 文利柏, 叶小舟, 张晓虎.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2, 37(10): 2108047 -0 . |
[15] |
武海, 黄甜甜, 曾巧, 王华子, 金晓艳, 刘杰, 凡素华. 分析化学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1, 36(9): 210308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