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司马光. 资治通鉴(第一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14. | 2 |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共产党新闻. [2016-12-14].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 3 | 李远蓉; 卢一卉. 大学化学, 1997, 12 (2), 60. | 4 | 朱传方; 李中华. 化学通报, 1991. | 5 |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0: 40. | 6 | 道尔顿.化学哲学新体系.李家玉,盛根玉,译.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2: 143. | 7 |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292. | 8 | 倪静安. 大学化学, 1997, 12 (6), 12. | 9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卷),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30. | 10 | 王治浩.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85, 2, 29. | 11 |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51. | 12 | 肖进. 医学与社会, 1995, 8 (4), 67. | 13 | 姜圣阶. 现代化工, 1990, 4, 1. | 14 | 苏勉曾. 大学化学, 1999, 14 (5), 55. | 15 | 黄学规. 教育艺术, 2002. | 16 | 徐光宪. 大学化学, 2004, 19 (3), 1. | 17 |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5, 2, 31. | 18 |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编写组.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3, No. 1, 82. | 19 | 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 化学发展简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60. | 20 | 亨利·M·莱斯特.化学的历史背景.吴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57-59. | 21 | 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6. | 22 | 华罗庚.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 | 23 | 朱清时. 大学化学, 2000, 15 (4), 1. | 24 | 佚名. 大学化学, 2002, 17 (6), 54. | 25 | 华彤文. 大学化学, 2002, 17 (6), 55. | 26 | 吴晓东; 王德承. 求索, 2005. | 27 | 斯大林. 列宁主义问题,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5, 651. | 28 | 何法信. 自然杂志, 1997, 19 (6), 353. | 29 | 王忠军. 科学大观园, 2004, 11, 71. | 30 | 程士才. 北京成人教育, 2000, 12,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