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毛双. 结构化学课程的“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9-23. |
[2] |
高靓辉, 龚孟婕, 孔繁博, 袁廷, 李晓宏, 祖莉莉, 李运超, 范楼珍. 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化学远程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20, 35(5): 81-87. |
[3] |
鲁立强, 帅琴, 李季, 邱海鸥, 彭月娥. 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和QQ群三结合的分析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5-18. |
[4] |
李媛媛, 何娟, 李恺. 材料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初探[J]. 大学化学, 2020, 35(5): 61-65. |
[5] |
梁恩湘, 李露露, 刘立超, 阳彩霞, 王国祥, 许文苑. 基于“腾讯会议+课堂派”的有机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09-114. |
[6] |
冯霞, 刘俊吉, 李松林, 孙艳, 朱荣娇, 朱莉娜, 陈丽, 王玉新, 张小涛. 物理化学全线上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92-97. |
[7] |
雷鸣, 杨作银, 李亚平, 蒲敏. 基于“1+2”模式的结构化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98-103. |
[8] |
曹敏惠, 石炜, 江洪, 徐胜臻. 基于MOOC“一站式”有机化学在线翻转课堂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47-151. |
[9] |
杨屹, 苏萍, 宋佳一, 张春婷, 张瑶. 基于企业微信平台和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的线上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04-108. |
[10] |
王文君, 冯丽娟, 向灿辉, 尹田鹏, 孙智勇.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学习通”快速完善课程的技巧和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69-173. |
[11] |
朱亚先, 周立亚, 张树永, 郑兰荪. 延期开学期间化学类专业线上教学情况调研分析与建议[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83-292. |
[12] |
王林艳, 许国贺, 陈俊英, 李俊杰, 马晶军. 多平台搭配,打造优质在线课[J]. 大学化学, 2020, 35(5): 44-47. |
[13] |
王莉, 张丽荣, 范勇, 宋天佑, 徐家宁. 基于MOOC的“无机化学Ⅱ”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21-125. |
[14] |
钟欣芮, 周航, 姜林, 苏燕, 马晓爽, 张赟, 郑成斌. 关于应对疫情开展化学类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究[J]. 大学化学, 2020, 35(5): 273-277. |
[15] |
赵海燕, 于涛, 孙华. 基于学习通和钉钉直播的线上混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52-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