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云凤, 阎小青, 乔增杰. 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06046-0. |
[2] |
李田, 张攀, 边磊, 关玲, 徐烜峰, 张奇涵, 王婕妤, 王颖霞.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设置计算化学模块[J]. 大学化学, 2021, 36(1): 2012048-0. |
[3] |
吕银云, 阮婵姿, 张春艳, 潘蕊, 许振玲, 任艳平. 对“Co2+鉴定”实验的再认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最好案例之一[J]. 大学化学, 2020, 35(9): 89-95. |
[4] |
王丽娟, 刘芸, 唐玉海. 有机化学实验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7): 13-20. |
[5] |
张秋平, 张文银. 激励机制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有机化学实验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7): 21-26. |
[6] |
曹敏惠, 石炜, 江洪, 徐胜臻. 基于MOOC“一站式”有机化学在线翻转课堂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47-151. |
[7] |
陈彦涛, 胡惠媛, 杨波, 任祥忠, 李翠华, 王国成. UOOC平台与腾讯课堂相结合的“在线异步教学”[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15-120. |
[8] |
赵海燕, 于涛, 孙华. 基于学习通和钉钉直播的线上混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为例[J]. 大学化学, 2020, 35(5): 152-157. |
[9] |
邱海霞,杨秋华,曲建强,李珅,马亚鲁. 在线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大学化学混合式教学实践[J]. 大学化学, 2020, 35(2): 10-13. |
[10] |
耿萍,张帆.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 大学化学, 2020, 35(1): 12-16. |
[11] |
梅新兰,谢文娟,尹智敏,杨金凤.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实验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9): 64-69. |
[12] |
李丹,杨盛,张玲,陈平,曹忠. 移动的课堂——分析化学SPOC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大学化学, 2019, 34(9): 70-74. |
[13] |
王海鸥,李新学,时国庆,牛琳. 基于“互联网+”生物化学新教学模式的建立[J]. 大学化学, 2019, 34(9): 57-63. |
[14] |
李慧慧,吴承春,肖湘平,王运. MOOC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SPOC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J]. 大学化学, 2019, 34(7): 6-10. |
[15] |
陈连清,韦晓珊,杜艳婷. 有机合成化学“三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 2019, 34(7): 5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