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1. 1828年Wöhler合成尿素,打破“生命论”学说 | 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历史事件 |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永不放弃、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 |
2.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 | 中国自然科学重大成就 | 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严谨的科学作风;团队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
3. 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抗疟疾,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中国自然科学重大成就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他们“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终围绕科学目标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的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
烷烃 | 2017年5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 | 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 中国科学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就像“可燃冰”一样源源喷涌,激情燃烧,我们的伟大事业之火越烧越旺,增强民族自豪感 |
范特霍夫研究立体化学(构象) | 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科学家 | 范特霍夫将尊重事实融化在自己的实验生命里,坚韧不拔的进行科学研究之路,学生从中体会运用唯物主义科学观解决问题 |
烯烃、炔烃 | 被称为“黑金”和“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 世界新材料的研究、发展及应用 | 使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发展与新材料发展的密切关系,学生领悟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学生理解国家创新发展驱动战略 |
对映异构 | 路易斯·巴斯德借助放大镜首次实现了酒石酸外消旋体拆分 | 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科学家 | 对未知事物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知疲倦的探索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多种学科知识基础扎实并融会贯通 |
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由于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手性药物的重视,美国颁布了医药领域著名的《柯弗瓦·哈里斯修正案》。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此领域研究薄弱,但是在戴立信、林国强和周其林等科学家带领下,以需求牵引、突破瓶颈;聚焦前沿、独辟蹊径为指导方针,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世界著名的有机药物研发案例 |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我国科学家迎难而上、勇于探索、聚焦前沿、抢占先机、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 学习我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崇高品德 |
芳香烃 | 余金权在C―H键活化领域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世界著名华人有机化学科学家 |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
卤代烃 | 诺贝奖获得者维克多·格林尼亚发现格氏试剂和格氏反应 | 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科学家 | 格氏试剂的形成过程中,中心碳原子由缺电子变成富电子,发生了极性反转,产生的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发生亲电加成,构筑了形形色色的C―C共价键。将制备格氏试剂中“极性翻转”与格林尼亚的成长故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人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发展变化的哲学道理,用秋瑾的名言“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勉励学生砥砺青春,不负韶华 |
醇酚醚 | 麻醉药的发展历史 | 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完美结合 | 体会有机化学与医学的紧密联系以及有机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历程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有机含氮化合物 | 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研发“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10] | 中国重要科技成果 | 使学生体会在科学研究中不畏艰辛、勇攀高峰、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在世界新型环保材料领域的担当和贡献 |
杂环化合物 | 中国本土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获得FDA批准[11] | 中国重要科技成果 | 中国化学药物研究者在新药研发的征途中,靠的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功夫。让学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创新点燃科技强国引擎”的内涵 |
糖类化合物 | 管华诗院士团队构建“海洋糖库”和“蓝色药库”[12] | 中国重要科技成果 | 体现了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在海洋强国建设领域的担当和作为 |
张俐娜院士团队在聚多糖类大分子、天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成果[13] | 中国重要科技成果 | 学习中国科学家的爱心(对国家的大爱、对家庭的挚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好奇心(勇于探索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信心(科研事业中认准目标,永不退缩)、责任心(诚实可信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