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培养特色,在继续发挥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注重将物理化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特色、生产实践等相结合,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保证了工科非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并通过对多样化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在油气储运专业进行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收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现代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是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的延续和提升,更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关键课程,包括现代分离科学、现代电分析化学、现代光分析化学和高等分析化学等。开展现代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作者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首次将4门课程组建为现代分析化学课程群,正确归属知识内容、优化协同教学方法,共同开展课程群建设,包括不断开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适时编写特点突出的授课教材,并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课程群网站,保障了教学效果,为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高分子材料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上课形式与节奏变化、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课程重点的转变提升学生实用型能力的培养这三个措施,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三维三层次全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指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度和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三层次全开放模式,其宗旨是使本科生从时间、空间上全方位参与科研活动,并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空间,采取内容、仪器和设备等全开放形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而丰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内涵,为未来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人才。
基于"以实验目标为导向""以成效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本文以经典物理化学实验——燃烧热的测定为例,就在课堂如何讲授物理化学实验的问题展开介绍,以促进实验理论讲授与实验前、中、后各个过程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化学拔尖创新人才。
以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贯彻课程德育思想,设计了包括以爱国主义情操教育、协作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和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教育等在内的德育内容,提出了教师讲授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德育实施策略。
氮杂环卡宾在催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有机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本文主要介绍氮杂环卡宾的类型、手性三氮唑卡宾的合成及其催化的不对称安息香缩合反应。目的在于通过延伸本科教学内容,开拓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感受有机化学的魅力;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归纳、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介绍了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室细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如实验室的给排水、供配电、通风等系统工程和实验家具的精准设计和精准施工,以期更好地为国内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的细化设计和细化建设提供适应面广、操作性强的可借鉴经验。
针对目前学生被动型学习为主、在做实验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型学习实践。问题导向不指向唯一结果,目的是引导学生解决具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学生通过分组探讨和进行实践,可以积极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增强实验学习的获得感,显著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本文选用PAN(1-(2-吡啶偶氮)-2-萘酚)作为配位滴定指示剂,以"二草酸合铜酸钾中铜离子含量的最佳测定条件"为例,简要叙述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的展开,获得了满意的教学结果。
在静态法测量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实验中,关键操作是调压控制。由于气体的不可见性会导致气流量控制较困难,使得在等压调节过程中经常发生因气流量过大而使空气倒灌入系统的问题。通过设计一种微小气流量调控装置,使调控操作可视化,可较好地解决操控问题,减少空气倒灌的发生,而且可避免反复调节,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
实验发现制备五水硫酸铜晶体时会得到多种不同的宏观晶面体。本文根据晶体生长和晶体对称性特点推测了其基本形态和形成多种晶形的原因,并根据晶体学数据讨论了目前已知的五水、三水及一水硫酸铜的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失水过程和结构尚未被表征的二水合硫酸铜的可能结构,以期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并对教材已有实验进行进一步学习。
对物理化学教学中BET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合成吸附测试材料介孔氧化硅MCM-41、测试了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以及使用Origin软件并结合BET方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拟合。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改进,促进学生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认识,加强了学生对BET方程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材料合成、仪器使用和计算机软件数据处理的能力。
介绍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芦丁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的绘制、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构树叶中的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该实验分析植物样品中的有效成分,并综合运用多种定量分析基本操作,满足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对化学实验的特殊需求,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可作为非化学专业低年级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综合实验。
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中碘废液的回收处理进行了研究。经分析发现,放置过一段时间的碘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较简单,没有I-存在。对含碘溶液进行预处理后可直接选择升华方法进行碘的回收。该回收方法步骤简洁,操作方便,涉及仪器少,选择试剂价廉易得,绿色环保,所得碘单质回收率为96.1%,纯度达到98.9%。该实验可以作为教学实验或兴趣实验推广应用。
弱酸的一对共轭型体的两条分布曲线移到pH-δA,δHA坐标系上,二曲线便互相重合,成为一条共轭分布曲线,也是酸碱平衡曲线。结合该图像讨论了滴定过程,得知几条平衡曲线作为原始线合成滴定曲线,以及滴定曲线形状特征的由来。
氢核磁共振谱是大学仪器分析和有机结构分析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氢核之间的自旋耦合裂分规律是教学重点。对于自旋耦合裂分的成因,大多数教科书说是由其他邻近原子核不同的自旋取向产生的局部磁场产生的(即核磁偶极-偶极作用,直接核自旋耦合),少数核磁共振专著提到电子自旋极化介导的核自旋耦合(间接核自旋耦合)。在这里我们介绍量子力学对氢核之间的自旋耦合裂分规律的理论解释。
对填料吸收塔和板式精馏塔的计算问题采用类比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将上述计算问题按计算类型、计算依据、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的框架进行详尽的类比,然后通过实例说明吸收塔与精馏塔计算问题定性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实践发现通过类比教学,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填料吸收塔与板式精馏塔计算问题的异同,提高了教学效果。
目前物理化学教材及有关文献中对于反应分子数的定义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化学动力学的发展、基元反应及态-态反应的定义出发,厘清了基元反应属于宏观反应体系、态-态反应是一微观概念、反应分子数属于微观概念的问题。作者认为反应分子数更为合理的定义为:作为反应物参加每一态-态反应(或称基元化学物理反应)的化学粒子的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
针对几乎所有新版《分析化学》教材中各类有机试剂分子结构式不断被删减的态势,本文以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及药学专业使用的3种经典《分析化学》教材为样本,收集了从初版到最新版本中用到的有机试剂的分子结构式约90余种,按其在分析化学中的用途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其分子结构特点及作用原理。
阐述了基础有机化学的立体电子效应概念,及其在共价键形成、共振结构、碳正离子重排、烯醇负离子形成、双分子饱和碳原子亲核取代反应、卤代环己烷消除反应、环己烯亲电加成反应中的应用。